-
李秋岳:足智多谋斗敌寇
李秋岳原名金锦珠,曾化名张一志。七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幸病故了,只留下了寡母弱女,苦度光阴。1925年2月,李秋岳参加了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在宣传队工作。后参加了平定滇、桂军杨希闵和刘震寰叛乱的斗争。经过大革命的洗礼,李秋岳已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李秋岳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女生队名单上记有她的名字。同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
2021-02-10 2048
-
张宗兰:热血青春定格在二十岁
1918年,张宗兰出生于黑龙江省双城的一户农家,她八岁开始在家乡读书,直到1934年,十六岁的张宗兰离开家乡前往佳木斯投奔其兄嫂。张宗兰的二哥张耕野,毕业于吉林省立师范,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中共佳木斯市委组织部长,1937年参加东北抗联第六军,1938年3月后到抗联第三军第四师工作。张宗兰的二嫂金凤英,1922年春,在吉林省女子师范学校求学时,邂逅了思想进步并具有忧患意识的张耕野
2021-02-10 2058
-
抗联部队在辽宁境内主要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部队保存实力、消灭敌人的战略后方基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在辽宁境内的本溪、桓仁、兴京(今新宾)、宽甸一带建立了老秃顶子、和尚帽子抗日游击根据地。本溪、桓仁、兴京(今新宾)、宽甸一带地理位置特殊,南有安东(今丹东)、西有安奉铁路(丹东到沈阳),北临沈阳、抚顺等中心城市,东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是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抗日军民进可破坏敌人交通运输、威胁城市
2021-02-10 2054
-
尉凤英:“毛主席的好工人”
尉凤英是辽宁抚顺人,1933年出生。1953年,20岁的尉凤英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当上了学徒工。第一天上班,她就对师傅说:“您分配我干啥都行,我有力气,不怕脏,不怕累!”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激战之时,东北机器制造厂作为大型军工企业,担负着很重的支前生产任务。尉凤英早来晚走,加班加点,但还是不能保证完成任务。一次,为了抢进度,她加大了进刀量,只听“咔嚓”一声,刀折了,活儿废了,尉凤英难过得哭了起来。师
2021-02-10 2030
-
全国女战斗英雄——郭俊卿
提起郭俊卿,人们不会觉得陌生,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疆场,被誉为“现代花木兰”。她的英雄事迹曾名扬四海,著名小说和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主人公“高山”的原型就是郭俊卿。1931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为了给被地主恶霸杀害的父亲报仇,她隐瞒真实性别,将自己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军。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文书和副指
2021-02-10 2047
-
东北军著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于学忠(1890—1964年),字孝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生于辽宁旅顺,原籍山东蓬莱。于学忠13岁随父到军营中。1904年,肄业于毅军随营学堂。1908年,入通州武卫左军随营学堂步科习炮兵。191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在毅军中历任哨长(排长)、哨官(连长)。1917年,于学忠调任直系陆军第18混成旅炮兵营长,驻襄阳。1923年9月,他被授予陆军少将衔,不久接任第18混成旅旅长。19
2021-02-10 2501
-
辽宁是国歌的原始素材地
众所周知,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一个国家的象征。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用法律保障国歌的威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它的创作背景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奋起反抗、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它以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内容和慷慨激昂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不甘
2021-02-10 2132
-
不朽的军魂—革命烈士、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
不朽的军魂—革命烈士、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吴焕先是红二十五军不朽的军魂。 到2005年8月21日,吴焕先牺牲整整70周年了,直到今天,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们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无不热泪盈眶,表达出对这位军魂式人物的无限敬仰和思念之情。 吴焕先,1904年出生于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少年时代,在麻城蚕业学校学习期间,接受了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他在家乡投身
2021-02-10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