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25军军政旧址

    序厅: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就是在金寨这块红土地上诞生、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鄂豫皖苏区红军主力部队,是一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队伍,充满传奇色彩,书就了一部艰苦卓绝的英雄史诗。 这里展示的是红25军组建部队的军旗。第一展厅:红25军从金寨县麻埠镇建军, 土地革命时期,为巩固和扩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对苏区和红军的“围剿”,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军委决定,以红4军部分部队为

    2021-02-10 2467

  • 宋维栻将军

    2010年12月22日,冬至,广东最后一位1955年授衔的开国少将宋维栻因病在广州逝世。  宋维栻将军离休前任福州军区顾问。晚年迁居广州白云山东麓。将军宅临山而筑,四面花果,一池春水。纵步看山,气象非凡:十余株古松,霜皮剥落,虬枝峭拔,生机盎然。  将军晚年关心时政,社交频繁。闻时事有疵,必加详驳;见政务不当,直抒胸臆;而当大事,持大论,笃信自守,不移如山。其记忆超人,思维活跃,战争年代经

    2021-02-10 2436

  • 革命英雄林维先

    林维先(1912~1985),又名林新,金寨县丁家埠镇人,家境贫苦。1929年5 月,父亲林昌升因参加立夏节起义,遭国民党还乡团逮捕折磨而死。临终前嘱咐林维先:“去参加红军,为咱穷人报仇!”12月林维先加入了工农红军,1930 年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参加红军后,不怕牺牲,作战勇敢,很快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先后任鄂东北游击司令

    2021-02-10 1802

  • 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程氏古民居

    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程氏古民居走过宏济桥、蔡相庙,在白墙黛瓦的红色古镇弄堂里穿行,不经意间就来到了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程氏古民居),推开那扇古老笨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四合小院,精致的雕花檐角,彰显着这里曾有过的显赫,而正厅里一副红色画报,则将记忆拉回了那个烽火燎原的红色年代……程氏古民居建于民国初年,原系桥西村程氏住宅,土改时分给多户农民,1935年7月,红军挺进师师部进驻王村口时,

    2021-02-09 1914

  • 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和粟裕演讲会场旧址——宏济桥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者走在宏济桥上,只见桥头两旁的店铺内人来人往,独门佳酿店主毛建英正忙着招揽过往的游客。“这座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王村口的主要商品市场,人们在这里进行各种商品交易,非常热闹,虽然此后有些落寞,但是随着1935文旅街区的开放,这座桥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趁着休息的空档,她向小编介绍起了这座桥的发展史。其实,在许多老区人民眼里,这座桥不只是一座普通的桥,更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

    2021-02-09 1778

  • 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蔡相庙

    挺进师主要领导人办公场所、挺进师政委会会场、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蔡相庙记者迈步古镇街巷,可见沿街古民居群白墙灰瓦,马头墙连绵成片,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而蔡相庙就坐落于桥西村街道中心转角处,建筑风格古朴威严。据小编了解,蔡相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初年和民国初年曾二度修葺,大门朝东南,正屋坐东北朝西南,二进三开间,东侧五显殿一进三开间,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499.36平方米。1

    2021-02-09 1782

  • 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将帅碑林

    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往上走,南龛产业园内,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将帅碑林迎风屹立。  “红军魂”旁,一座高大的塑像依然挺立:塑像身着西装,左手握书,右手插于裤袋,站在高山之巅,两眼凝望远方。像座上刻有烈士的著名遗作手迹《带镣行》,邓小平同志所书“刘伯坚烈士”赫然醒目。  南龛景区将帅碑林园区内的刘伯坚烈士纪念像,与平昌1986年10月9日揭牌建成的刘伯坚纪念馆前的纪念碑遥相对应。  从一无所有,

    2021-02-09 2000

  •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和王坪新村全貌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乡入川,以巴中为中心建立幅员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撤离巴中北上。1934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至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决定在王坪修建烈士陵园,由当时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亲自设计墓碑并题写碑文,陵园内安埋有7

    2021-02-09 1857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