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和王坪新村全貌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乡入川,以巴中为中心建立幅员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撤离巴中北上。1934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至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决定在王坪修建烈士陵园,由当时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亲自设计墓碑并题写碑文,陵园内安埋有7800余名红军烈士,其中团职以上将领40人,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红军为自己战友修建的陵园。1982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为红军烈士墓亲笔题词,198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王坪烈士陵园”,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民政部批准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并列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11年10月,巴中市按照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修缮 “庄严、肃穆、安静”的烈士陵园和建设“现代、文明、优美”的王坪新村的要求,通江县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开始全面修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和建设王坪新村,全县干部群众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艰苦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仅用了7个月时间完成了烈士陵园的修缮和王坪新村建设,并在2012年5月9日由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成都军区主办,成功举办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修缮竣工开园仪式。在修缮中,通江县按照国家民政部的要求,将散葬在全县20个乡镇的50处散葬烈士墓17225名红军烈士迁葬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至此该陵园共安埋红军烈士25048名。
王坪烈士陵园
修缮一新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更加庄严、肃穆、安静,气势恢宏,核心陵园由原来的350亩增加到1800亩。2013年1月被评为“王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要有铁血丹心广场、千秋大道、英勇烈士墓、无名烈士纪念园、英烈纪念墙、红军烈士纪念馆、12幢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赤化全川”石刻标语、大城寨遗址等重要景点,景区面积4.2平方公里。目前该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卫生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巴中市廉政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中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通江县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等。现已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余万人次,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发挥了巨大的政治和社会效应。
铁血丹心广场
铁血丹心广场,占地10000平方米,气势磅礴。矗立在广场中央的主题雕塑——铁血丹心,背向红军烈士陵园千秋大道最前端,长19米,宽3.2米,高7.8米,基座高1.2米,由19名石雕人物组成,气势宏伟。这组数据正好与1932年12月18日红军入川的年月数相吻合,高正好代表陵园集墓中埋葬的7800余名红军烈士。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苏区群众送子参军、支援前线、红军将士和医护人员战地救护、英勇杀敌的场景。该雕塑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援建。
“铁血丹心”雕塑
千秋大道
千秋大道是陵园贯穿迎宾广场、陵园集墓区、无名烈士纪念园的中轴线的一部分,寓意红军打下的江山千秋永固。全长425米,共9个纪念平台, 341步青石板梯步,与红四方面军总医院1934年1月迁入王坪村的时间契合。梯步最宽处35米,最窄处12米,寓意红军1935年12月撤离川陕苏区北上,当年12月入川相对应。
铁血丹心”雕塑广场与千秋大道
牌 坊
红军烈士陵园牌坊由汉白玉雕琢而成,整座牌坊高12.5米,宽25米,重达800余吨,6柱5门设计,上面刻有“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大字,笔力遒劲,结构严谨,整个牌坊雕刻精细,气势雄伟壮观。
陵园牌坊
英勇烈士墓碑
1934年7月,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为纪念为革命牺牲的战友,决定修建烈士陵园和纪念墓碑,由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设计碑体题写碑名、绘制图案,并请当地名的石匠镌刻雕琢,同年10月落成。烈士墓碑由碑帽、碑体、碑座组成。全碑建筑通高4.57米,碑帽高0.87米,呈塔状,顶四角微翘;碑身高2.2米,宽0.6米,正中竖刻 “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两旁有联,上联为“为工农而牺牲”,下联是“革命的先躯”,横批是“万世光荣”;碑体左右两侧分别镌刻着手枪和步枪实物比例图案;碑座高1.5米,宽1.62米,上面镌刻着斧头、镰刀、五星图案。烈士墓碑前一张石供桌,两侧各安放着一门用石头雕凿的迫击炮。1935年春,红军撤离根据地,以大地主王笃芝为首的还乡团准备掘坟毁碑,焚烧烈士棺骨,当地群众得知后自发组织起来于深夜悄悄将墓碑深埋于冬水田得以保存。1951年8月,王维舟、余洪远等率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前来祭扫陵园,将墓碑挖出后依照原样安装恢复,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其后,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何正文、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等相继为陵园题词。“红军烈士纪念墓碑”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