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将帅碑林
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往上走,南龛产业园内,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将帅碑林迎风屹立。
“红军魂”旁,一座高大的塑像依然挺立:塑像身着西装,左手握书,右手插于裤袋,站在高山之巅,两眼凝望远方。像座上刻有烈士的著名遗作手迹《带镣行》,邓小平同志所书“刘伯坚烈士”赫然醒目。
南龛景区将帅碑林园区内的刘伯坚烈士纪念像,与平昌1986年10月9日揭牌建成的刘伯坚纪念馆前的纪念碑遥相对应。
从一无所有,到1993年开建,再到现共嵌碑4300余块,收集刻写红军将士、烈士名录13.8万人,收集红军将士捐献的纪念物品1万余件,获得“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四川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荣誉称号,成为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开拓者就是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张祟鱼。“22年前,我还在任职工作岗位上,就开始创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那时候,真的做了一个要为红军建丰碑的美梦,在没有专人、没有专款、没有专门办公室、没有专属电话的艰苦条件下,自费800多元开始创建将帅碑林。”2014年,时年78岁的张崇鱼在一次报告会上这样说。
“他,就是在阴灵山建起了全国第四大书法碑林的张崇鱼老先生;他,就是不忘十二万巴山儿女投奔红军、四万将士壮烈牺牲的张崇鱼老先生;他,就是将生命与碑林、将理想与碑林融为一体,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的倡建者张崇鱼老先生。”时任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讲解员陈小琴这样介绍张崇鱼。
在张崇鱼的感召下,20年来,早期的将帅园林筹建者与张崇鱼一道,大海捞针发出20余万封信件,找米下锅八方筹集建碑资金3000余万元,在南龛山顶120余亩土地上修建了4300多块红军个人纪念碑。“2010年,我曾对将帅碑林总结有两句话:将帅碑林十八年,艰难苦楚说不完。”张崇鱼这样总结他的工作历程;“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现在还愿意把我的毕生精力丰献给革命老区文化大发展中。”张崇鱼这样期许自己。
革命老区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方方面面的工作,而张崇鱼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老人可以达到的奉献能力的极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