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大店村南北大街的东侧。1939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从晋西北入山东境内,转战于鲁中、鲁西、鲁南。1941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由鲁中沂蒙山区转移到莒南县,直至1945年9月中旬离开山东,挺进东北。四年多的时间里,一一五师司令部驻于大店、西辛庄等处。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941-1945年)重要史迹。位于山东省
2021-02-01 王子柠 1587
-
临清解放纪念碑
临清解放纪念碑位于临清市城区大众公园内。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驻守在临清城的伪警备队仍在顽抗。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第7军分区、冀鲁豫第1军分区组织发起解放临清战役。伪警备大队肖子玉部1500余人、吴连杰部600余人、张敬斋部1000余人、郑衍劭部500余人分布于临清城西关、南关等处。王来贤率部500余人驻红房子(今交通局办公楼)。8月31日,八路军将临清城包围。晚10时战役打响,冀南军区
2021-02-01 王子柠 2590
-
梅庵—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
位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占地面积204 平方米。1916 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为纪念两江师范学堂校长,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李瑞清(号梅庵),于六朝松畔,以带皮松木为梁架,建茅屋3间,取名“梅庵”。史学大师柳诒徵书匾。1933年,梅庵改建为砖混结构平房,整个建筑采用中西合璧风格。1921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年会合影于梅庵20世纪30年代初,梅庵与六朝松梅庵
2021-02-01 2256
-
长征路上的湖南故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拉开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迈向复兴的序幕。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等历史性关键抉择,成为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光明道路。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
2021-02-01 2221
-
唐门一族:英雄母亲亲送儿女上前线
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石碑伫立,肃穆庄重……在唐家共乐园门口左侧的小山坡上,一座高4.1米的抗日烈士纪念碑正面以楷书竖写着“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碑座正面镶嵌的花岗岩石碑上,讲述了唐仕明、唐仕锋的抗战事迹,也记下了他们的母亲胡兰馨深明大义,参加革命斗争的动人故事。其实,抗日烈士和他们背后的故事、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如今,石碑无声,却唤起许多年前的峥嵘岁月……唐门一族:英雄母
2021-02-01 1771
-
讲红色故事——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的农历45岁生日。在重庆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同志们为他准备了茶点祝寿。但周恩来没有出席,而是简单地吃了一碗面条,就回到办公室,亲笔撰写了这篇200余字的《我的修养要则》。 “这篇《我的修养要则》,仿佛是一面镜子。”10月20日,重庆市
2021-02-01 1037
-
军民鱼水情——半条棉被的故事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永不放弃,永远相连,记录着红军战士与老百姓之间的亲密感情,象征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
2021-02-01 1805
-
毛泽东一生的四次败仗之青杠坡战斗
毛泽东同志 1956年,毛泽东在说到打仗时,讲人是没有不犯错误的,打仗也会有打败仗的时候,说自己这一生也打了四次败仗:高兴圩、南雄、土城、鲁班。毛泽东清醒地分析了青杠坡战斗失败的原因,他认为遵义会议一结束就提反攻,就提决战,是不明智的、不理性的。敌人内线作战,力量雄厚;红军外线作战,人员装备不足;川军以逸待劳,人地两熟;红军则长途转战,人地生疏。长征本是战略退却,在此情况之下动辄反攻、决战,就
2021-02-01 许红艳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