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山关长征最为悲壮的红色诗句

    1935年 中国危在旦夕的时候  一阕忆秦娥的西风  席卷赤水河上下 如银蛇如蜡像如  红鬃在长空厮舞  喇叭里传来的雁叫  踏碎了阵阵马蹄声   一场拨正方向的西风 一阕  起死回生的西风 终于姗姗来迟  终于搓暖了晨月  霜雾一层层褪去  苍山便如海了  一条清晰的漫道逐渐形成   那场西风 历史地垂落下来  从头越起红星的轨迹  一位伟人弹了弹烟蒂  烙穿那个烈性的冬天  用一道残阳 温暖着

    2021-02-02 许红艳 53

  • 遵义会议伟大转折 红色五部曲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展陈内容以长征为主线,把《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基本陈列展览分五个部分,第一个是“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第二是“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第三是“转战贵州出奇制胜”。第四部分是“勇往直前走向胜利”,第五部分是“遵义会议精神永存”。共利用展示文物、资科1000多件, 图表资料近万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展线总长1.200多米。还大量的使用了高科技是观众身临

    2021-02-02 许红艳 113

  • 元厚红军渡 毛泽东主席的开篇之作

    赤水元厚红军渡   赤水地处川黔交界处,是川盐入黔的交通要道,也成为长江流域先进文化进入黔中大地的重要途径。元厚镇位于赤水市东南,赤水市河自南向北纵贯全境。镇内现有红军一渡渡口遗址,是红军四渡赤水一渡的主要渡口。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为实现“北渡长江、进入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作战计划,分三路攻占赤水。1月24日,红一军团到达元厚后,一师经葫市、旺隆,二师经陛诏

    2021-02-02 许红艳 58

  • “土包子”和“洋包子”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先后发布壮大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宣言,再次申明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和态度。特别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发表,极大鼓舞和动员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同时八路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开赴抗日前线,取得平型关大捷,打胜了雁门关、阳明堡等几个漂亮歼灭战,在军事上打击了日军。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界人民心目中的威望大大增加,特别是青年学生、爱国进

    2021-02-02 杨丽 2048

  •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是地方政府为纪念和安葬革命先驱李子洲以及其他绥德籍革命烈士而建造的,本地人习惯称其“子洲陵”,1988年被列入“陕西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背靠雕阴山,面临大理河。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绥德县城区雕阴山下,大理河南岸,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3760平方米,建筑平面成“凸”形。 陵园拱形铁栏门上浮雕“绥德烈士陵园”8个镏金大字,石彻大门腿上刻有对联两副。联

    2021-02-02 杨丽 2045

  • 革命烈士-杨植

    杨植(1915~1948)又名文昆,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  杨植少年时代就奋发上进,1934年以优良成绩毕业于宜君县立高小。1936年春赴陕甘宁边区参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革命后,先在中共关中地委宣传部工作,后任关中地委组织部人事科长、赤水县委宣传部长、淳化委组织部长、淳耀县委书记、关中分区、民政科长等职。  1936年8月间,中共陕甘省委派杨植回乡,协助中共红宜县委

    2021-02-02 杨丽 2043

  • 《红色延安的故事》读后感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党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培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的历史,镌刻着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风范、独特的人格魅力;延安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指导思想、崇高奋斗目标、坚定政治立场

    2021-02-02 杨丽 2205

  • 肖崖革命旧址

    肖崖革命旧址位于横山县城南102公里处的魏家楼乡肖崖村拐渠内。1947年转战陕北途中,中国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等率领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工作人员,于8月4日至8月8日在此工作、生活了四昼夜。当时,毛泽东、任弼时、彭德怀就住在肖崖村李俊臣的四孔接口窑内。窑院对面不远有一座小山犹如屏风,将旧址掩蔽起来。从山上俯视可见蜿蜒东去的大理河水缓缓流过,307国道像一条带子一样环山

    2021-02-02 杨丽 2085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