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厚红军渡 毛泽东主席的开篇之作
2021-02-02 20:41:52
许红艳
58
赤水元厚红军渡
赤水地处川黔交界处,是川盐入黔的交通要道,也成为长江流域先进文化进入黔中大地的重要途径。元厚镇位于赤水市东南,赤水市河自南向北纵贯全境。镇内现有红军一渡渡口遗址,是红军四渡赤水一渡的主要渡口。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为实现“北渡长江、进入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作战计划,分三路攻占赤水。1月24日,红一军团到达元厚后,一师经葫市、旺隆,二师经陛诏、丙安直指赤水。当日22时30分,朱德电令各军团、军委纵队首长,要求“一军团应确实占领元厚,如溃敌沿赤水河东岸北窜,应以主力向赤水方向流追,并须另以一部由元厚之线渡河,控制渡河点,并驱逐向西岸溃退之敌于远距离之外”。
一渡赤水
25日晚,林彪及红一军团司令部宿营元厚。元厚渡口夜袭战的胜利,为后续部队渡赤水河,兵分两路向赤水城包抄前进赢得了主动。26日红军在黄陂洞受阻。27日红一军团回师元厚。29日在林彪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除以少数部队阻击敌人外,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主要在浑溪口)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红一军团与红九军团,军委二、三梯队,干部团上干队在元厚沙沱、川主庙首渡赤水,与土城渡口携手拉开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成为毛泽东主席挽救红军,挽救革命的开篇之作。
元厚是留着红军足迹,洒着红军鲜血、掩埋着红军烈士忠骨的红色革命纪念地。境内,保存着许多长征纪念遗址、长征纪念遗迹、长征纪念遗物。流传着红军建立苏维埃、红军开仓放盐、聂永珍救护红军伤员、桑海清为红军带路……等许多感人事迹,教育环境氛围突出,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处理想的革命传统教育与红色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