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红色文化:英雄模范人物王若飞

    王若飞(1896-1946)原名运生,字继仁,贵州省安顺县(今安顺市西秀区)人。8岁随教书为业的舅父黄齐生进贵阳达德学校读书。1918年初到日本东京求学。五四运动爆发后,回国参加爱国宣传工作,10月随黄齐生等一起赴法勤工俭学,结识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随后加入"社会主义研究会",组织成立"工学互助社"。1921年10月,他同赵世炎、周恩来等组织成

    2021-01-17 许红艳 104

  • 红九军团驻苟坝的时间多久

    红九军团1935年3月下旬驻过苟坝,那么,究竟哪几天驻在苟坝呢? 根据上述军委电令,红九军团司令部是3月27日从干溪移至苟坝的。28、29、30日,红九军团按军委命令,分两路在长干山、枫香坝一带扬旗鸣号,施放烟火,以充炊烟,摆出一副准备与敌决战的姿态,千方百计地迷惑敌人。红九军团东绕西转,行动神速,

    2021-01-17 许红艳 54

  • 遵义红色教育基地之红军烈士陵园

    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遵义市城区湘江河畔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南麓小龙山上。距会址约1千米,红军烈士陵园因建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红军 坟、钟伟剑烈士、邓萍牺牲时的雕塑、红军女卫生员铜像以及纪念红军长征在遵义牺牲的烈士纪念碑而著名。  1984年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50周年,中共遵义地委决定,在红军烈士陵园建设红军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由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

    2021-01-16 许红艳 63

  • 遵义红色文化: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红军进驻遵义后,总政治部机关设在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内。这个天主教堂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7年)由法国传教士沙布尔兴建。主要建筑有经堂和学堂两部分,占地面积13555平方米,四周修有围墙。峻宇雕墙,颇为富丽。 为了发动群众,红军刚入城,总政治部即在经堂内召开过群众大会。参加开会的有泥水匠、木匠、石匠、裁缝、篾匠、打草鞋的、卖小菜的、商店老板、行业的师傅、学生、教员等一二百人。在红

    2021-01-16 许红艳 53

  • 娄山关战斗遗址

    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海拔1576米,北距桐梓县城13公里,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市汇川和桐梓县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1月6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遵义城。为了建立黔北防御,保证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根据地”,

    2021-01-16 许红艳 62

  • 英雄精神照亮逐梦征程《邓恩铭》

    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宣誓。革命时期,贵州涌现出许多为争取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为新中国解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革命先驱。邓恩铭邓恩铭,水族,1901年生,贵州省荔波县人。2009年被评为“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邓恩铭少年时代,帝国主义列强加剧分割中国,国内战争连年,人民备受涂炭。民主革命浪潮风起

    2021-01-16 许红艳 49

  • 遵义的长征故事

    遵义的长征故事:遵义会议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时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会合红2、红6军团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多

    2021-01-16 许红艳 78

  • 【遵义】绥阳县城有条“红五路”

    遵义市绥阳县城有一条街道叫“红五路”,这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模范红五团”在绥阳剿匪而命名的。  红五团诞生于八一南昌起义的硝烟中,前身是朱德军官教育团和叶挺独立团,南昌起义后,在井冈山整编为红一军团二师五团。1933年8月,红一方面军在荇田召开运动大会,红五团夺得军政文体全优和总成绩第一,时任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代表红军总部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模范红五团”的称号和旗帜。红五团自建制以来,先后经历过五

    2020-08-27 中延文化研究院 1315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