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前托孤

    在江西省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及将军园里,有这样一座铜质塑像:一名骑在战马上、即将奔赴前线的年轻红军女战士,强忍着悲伤,目光饱含深情和无奈,凝视着面前伫立的一位老大娘,老大娘双眼含泪,怀抱襁褓,襁褓里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雕像名叫“马前托孤”,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立志报国的红军女战士李美群,毅然将未满月的女儿托付他人,自己则跨上战马,奔赴前

    2021-01-18 周霞 2049

  • 龙源口大捷

    龙源口战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四次“进剿”的作战称为龙源口战斗。又称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大捷。1928年6月,驻江西省国民党军第3军第9师和第31军第27师共5个团,由第9师师长杨池生担任总指挥,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红四军得悉这一情况后,主动由永新退回根据地中心区域宁冈,进行反“

    2021-01-18 周霞 2042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永新县

    永新县,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位于江西的西部、罗霄山脉中部,毗邻湘东,南接井冈山市,西邻湖南省茶陵县,西北于萍乡市莲花县接壤,北毗安福县、东连吉安县、东南邻泰和县,全县面积2195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0个镇、13个乡。 2019年末,永新县总人口52.92万人。 永新县古称楚尾吴头,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建县,县名来源于《大学·礼记》,寓意为“日永月新”。永新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是中央苏

    2021-01-18 周霞 2075

  • 秋收起义

    1927年8月,共产党领导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奉党中央之命参加南昌起义,途中得知起义军已退出南昌,便来到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驻扎待命。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

    2021-01-17 周霞 2038

  • 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作于1928年11月25日。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共八个方面。边界割据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

    2021-01-17 周霞 2050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毛泽东指明了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积聚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一个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原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1928年10月5日一、国内的

    2021-01-17 周霞 2153

  • 八角楼

    八角楼 江西省井冈山古楼在江西宁冈县城东南16公里处的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有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屋楼房,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

    2021-01-17 周霞 2074

  • 三湾改编的故事

    1975年10月1日,毛泽东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了一个故事,他说,这个故事你们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哪本书上都没有。还是井冈山时秋收起义后,我们连打了几个败仗,人不断地跑,连师长都不辞而别。人心乱得很,当时又有人说还是算了吧,就这么几个人,能顶什么用。毛泽东所说的这段哪本书上都没有的历史,正是秋收起义失败后红军面临严峻形势的真实写照。1927年9月,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部队撤离到湖

    2021-01-17 周霞 2038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