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抗日英雄苗可秀

    苗可秀,原名苗克秀,又名苗景墨,字而农,满族,1906年出生在辽宁省本溪县苗家堡子。由于他天资聪敏,成绩优异,未经考试,即被推荐到东北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1000余名学生流亡北平。苗可秀得到曾在东北大学任教的北京大学教授林公铎的帮助,开始了在北京大学的借读生活。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北平的学生联合组织了东北民众赴南京的请愿团,苗可秀是代表负责人之一。

    2021-01-22 2065

  •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地处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滨河东岸,位于驰名中外的本溪水洞附近,是目前全国抗联史实陈列馆中规模最大、史料最全的陈列馆,也是辽宁省范围内第一个东北抗日联军题材的纪念馆。该馆陈列布展以"林海雪原,抗联英雄"为主题,已征集照片、史料、实物1000余件。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以东北抗联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战役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史料、照片、图表、文物、实物以及抗联浮雕、场景复原等形式

    2021-01-21 2047

  • 九一八博物馆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柳条湖立交桥北侧,该馆是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历史而修建。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式,残历碑是一座巨大石雕,碑形为翻到事变日期的台历,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馆内以丰富的史料向人们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奴役中国人民的罪行和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博物馆里面有很多藏品。运尸车:该运尸车长约200厘米,高约120厘米,铁制,

    2021-01-21 2040

  • 向孔繁森学习,不忘初心

    他两次进藏,在党的召唤面前,在人民需要的时候,都挺身而出,将一腔热血洒向高原,奉献给了藏区人民;他一生清贫,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采集水样,解决饮水问题;他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跑遍98个乡,行程达8万多公里。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殉职,时年50岁。致敬!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他出生于1944年7月,死于1994年11月2

    2021-01-21 2056

  • 哈尔滨烈士陵园

    哈尔滨烈士陵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陵园始建于1948年,园区内有革命烈士陵墓18座、革命烈士诗抄碑林、烈士浮雕、革命烈士英名录碑、无名烈土雕塑、烈士骨灰安放堂和革命烈士纪念馆截至2012年10月,陵园内共安葬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

    2021-01-21 47

  • 抗联英雄——李兆麟

    72年前的今天,抗日名将李兆麟被发现遇害……李兆麟,辽宁省灯塔市铧子镇人,原名李超兰。曾用名李烈生、孙正宗、张玉华、张寿篯。出生于1910年11月2日,1932年秋由团转党。1932年2月根据中共北平市委和军委的指示,到东北辽阳县铧子乡小堡一带组织建立抗日义勇军。3月,宣告正式成立东北义勇军第24路军,下设5个支队,3500多人,以小堡为中心,驰骋在东至歪头山,南至铧子沟,西至烟台(灯塔),北至陈

    2021-01-21 2076

  • 民族英雄——赵尚志

    头颅被割,尸身抛进松花江 赵尚志,是辽宁朝阳的一名抗日英雄。在抗日过程中被敌人杀害,日军为了邀功将赵尚志的尸体运回东三省,但是不料在运送途中赵尚志的尸身就开始腐烂。狠心的日军将其头颅割下,尸首抛进了松花江里。 后来日军想要将赵尚志的头颅焚烧以此来鼓舞士气,后来被高僧所阻止,就安葬了寺庙里,经过多年的更替变换,后人也找不到赵尚志的头颅,终于在此次古刹施工时发现了它。生前两次被

    2021-01-21 2041

  •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它矗立于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广场中央是铭刻着82年前琼崖红军改编为琼崖抗日独立队自此英勇投入抗日斗争的历史坐标亦见证了数十年间云龙墟人民的美好生活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因为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被日军视为跃向东南亚跳板的海南同样“战云密布”。而驻守海南的大部分国民党军队被抽调往其他战场,岛上总兵力不足4000人,防卫力量薄弱的琼岛岌岌可危。 在此形势之下,中

    2021-01-21 2034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