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血书生,血洒清原的王仁斋将军

    王仁斋,原名王人增,字仁斋。1906年9月生于山东省文登县(今威海市文登区)侯家乡高家村。1914年入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山东省青州甲种农业学校学习,1924年毕业后,返乡任小学教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辞别父母和妻儿,来到奉天(今沈阳)寻求革命真理,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吉林省柳河县三源浦小学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2年任辽宁民众自卫军第九路军政治教官,

    2021-02-09 2083

  • 卓越政工,血染佳节的宋铁岩将军

    “提鞭策马赴疆场,巨觥三杯热中肠,怒火交流我心烧,将把人类大敌消,资本恶魔捕杀尽,工农专政牢又牢。”这首战歌慷慨激昂,壮阔雄浑,展现了抗日将士的豪迈与激情。难以相信,这首歌的作者是一位儒雅的书生。然而,正是这位看似柔弱的书生,在国土沦亡、倭寇逞凶之际挺身而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洒尽一腔热血。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改名“铁岩”以明志

    2021-02-09 2054

  • 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

    坐落在昌黎县城北的五峰山半山腰平台上的韩文公祠,至今已经修复22年了。现在,那里被定名“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相继被确定为昌黎县、秦皇岛市和河北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1958年7月在乐亭县大黑坨村辟出的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和1997年8月在乐亭县城建成的李大钊纪念馆,一同成为李大钊家乡一带的李大钊重要纪念地。韩文公祠,又称韩昌黎祠,是专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建的庙宇。五峰山韩文公祠,始建于明

    2021-02-09 王子柠 2435

  • 威震辽东、血洒燕赵的唐聚五将军

    唐聚五,原名唐福隆,字甲洲,满族正黄旗,祖籍辽宁金州,1899年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县)。11岁入私塾读书,16岁到城里学木工手艺,18岁投身军旅,后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29年,唐聚五任辽宁陆军步兵第一团中校团附,驻防凤凰城。九一八事变后,在张学良的支持下,成立辽宁民众救国会,唐聚五为救国会常委并担任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举旗抗日,威震辽东

    2021-02-09 2039

  •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和王坪新村全貌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乡入川,以巴中为中心建立幅员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撤离巴中北上。1934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至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决定在王坪修建烈士陵园,由当时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亲自设计墓碑并题写碑文,陵园内安埋有7

    2021-02-09 1857

  • 井冈山故事---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的冬天是一年四季中难捱的季节,时常雨伴着雪,雪夹着雨,让原本就刺骨寒冷的地方还整日潮湿阴冷,清晨的洋桥湖街上几乎见不着行人,寒风卷着雪籽拍在毛泽东清瘦的脸庞上。这样的天气应该上老表家里坐坐,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他边走边想。远处传来隐约的劈柴声,毛泽东顺着声音寻过去,只见风雪中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吃力的劈着柴,他走近一看原来是当地的农民谢槐福。风雪将谢槐福的两件单衣濡湿了,只见他紧咬

    2021-02-09 周霞 1675

  • 井冈山故事---龙关秀巧送粮 

      龙关秀是井冈山茅坪乡斜源村人,丈夫陈瑞恩是赤卫队队长。     1929年1月,井冈山第三次反‚会剿‛失利,井冈山失守,红四军三十二团和各地赤卫队转入深入坚持游击斗争,陈瑞恩也随宁冈东南特区赤卫队转入斜源附近叫做猴子石的深山里。 敌人在对红军和游击队进行进剿的同时,还实行了经济封锁,红军和游击队的粮食越来越困难了。龙关秀听说丈夫所在的赤卫队困在猴子石断了粮食,非常着急。她曾想了

    2021-02-09 周霞 1334

  • 井冈山故事--- 一个红枣也不能动   

    随着井冈山斗争的不断深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越来越大,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恐慌,在对井冈山加紧军事‚进剿‛的同时,敌人也加强了对井冈山严密的经济封锁,在红区与白区之间,造成人为的障碍,使红白区域成为敌对国,这样一来,更完全断绝了贸易经济,‚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和我们对小资产阶级的处理失当这两个原因,两区几乎完全断绝贸易,食盐、布匹、药材等项日常必需品的缺乏和昂贵,木材、茶、油等农产品不能输出,农民断

    2021-02-09 周霞 1608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