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的一张红色退伍证
2021-02-11 19:22:58
1868
1979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墩堂村旦湾组老红军漆先来,走完了他79年的人生历程,他的儿孙们在整理老爷子的遗物时,偶尔发现,在床账墙缝里,有一张用发黄的油布包着的退伍证。退伍证上印着“鄂豫皖边人民抗日军司令部用笺”的大红字。证曰:
“廷启者,兹有敝部战士漆先来,因年老残废,请假回商城原籍(现属金寨县)休养,特此证明。仰沿途军政机关妥为保护,准予通行,是荷!此致。
军政法团公鉴
右给漆先来收执
人民抗日军司令部参谋处(红印章)十二月十四日”
这张令漆先来一生引以为荣的特殊的红色退伍证,把我的思绪引向70年前那个不平凡的年代。
那是1937年底,鄂豫皖边人民抗日军司令部,为了减轻部队负担,克服抗日根据地的物质困难,战胜日本侵略者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实行了“精兵主义”,积极动员青壮年农民参军,老弱病残者退伍,退伍的战士,回到地方开展抗日运动,开展秘密建党等工作。这时,漆先来年龄偏大,身残体弱,故被退伍回乡。当时,金寨籍的退伍战士就有16人。
漆先来于1929年参加商南立夏节起义,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伍前,他任红28军便衣队指导员,与林维先(1912—1985,金寨南溪人,55年中将)一道参加了熊家河(现金寨县全军)战役。
熊家河这一仗,让漆先来永远也忘不了。回乡后,他时常向儿孙们讲述从前,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1978年,金寨县委县政府,为使退伍老红军愉快的安度晚年,在政治、生活方面,做到了关心和照顾,还为老红军亲属办理“农转非”户口。漆先来知道这件事以后,十分高兴。为证明自己的身份,他就走进屋里寻找退伍证,翻箱倒柜,连个纸屑也没看着。正在全家人为此而发愁时,漆先来突然想起当年的几位老战友还健在。于是,他就先后找到林维先等5位老战友,写出了证明。
2月底,漆先来将这5份沉甸甸的证明,亲自送到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天后,六安地区民政局以民优(78)第018号文件批准:“漆先来同志为退伍红军老战士。”县政府根据批复,给予漆先来办理享受老红军离休的待遇,还为其亲属办理“农转非”户口。可是,13个月以后,漆先来就匆匆地离去。于是,就出现了此文开头的那一幕。漆先来的一生坎坷、锁进了人们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