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英烈---余贲民
2021-02-11 17:08:50
周霞
2049
余贲民(1888年—1933年4月9日),湖南平江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攻入武昌时曾负伤,五四运动中担任平江县雪耻会会长,组织群众开展斗争,1922年任平江县农事公会会长,在长沙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副团长,进入井冈山地区后,参与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后来,余贲民担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1932年2月余贲民调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军事部长。不久,1933年敌人进攻湘鄂赣省委所在地万载,为了掩护省委转移到浏阳,余贲民正面迎向敌人,在战斗中负伤,不幸牺牲,终年45岁。
1927年,余贲民任平民工农义勇队大队长和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副师长,率部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他受毛泽东委派,负责部队的后勤工作,还兼任被服厂厂长,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他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解决部队的粮食和战士们急需的冬衣问题。 1928年5月,被任命为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长,不久调任红军后方医院院长。1930年7月,他奉命回到湘鄂边区开展武装斗争,任湘鄂赣红军军政学校校长,将300余名学员培养成为红军的优秀军政干部。
1932年,余贲民调任湘鄂赣省委军事部长,负责领导地方武装的建设和作战。同年12月,省委获悉敌人出动1个师的兵力进攻省委驻地小源地区。为掩护省委机关和区乡干部2000余人向浏阳方向转移,余贲民指挥前卫连,打垮守在石鼓山上的一支地主武装,为部队转移扫清了道路。3个小时后,敌军1个营追上来,将我撤退机关拦腰截断,医院和兵工厂被阻在后边。余贲民急率1个连的战士,猛回头冲进敌阵,打开了一条通路,救出了医院和兵工厂的人员。这时,一颗子弹从树林里飞来,穿透了余贲民的肩胛,鲜血浸透了军衣,他咬着牙从地上爬起来,阻止了要背他撤退的战士,提着手枪再次冲向敌人。由于流血过多,没走几步就昏倒在地。
离平江不远的浏阳工农队伍也在发展壮大,其工农义勇军达到600余人。南昌起义前夕,中共中央命令平江、浏阳农军赶赴南昌,编入叶挺、贺龙部队。贺龙派了一个参谋到平江,指示余贲民率领的平江工农义勇军和浏阳工农义勇军合编为第二十军独立团。
接到合编任务后,浏阳的工农义勇军600余人开到平江长寿街,与余贲民的队伍进行了合编。合编后余贲民是主要负责人之一。
这支队伍随后经武宁直奔南昌。由于路远难行,部队到达武宁已是8月初。这时,南昌起义已经爆发。在涂家埠,两县农军正打算乘火车赶往南昌,永修县委传来消息:涂家埠车站已被张发奎的部队占驻,前路不通;南昌起义部队已撤出南昌市区南下。
于是,余贲民又率领人马开往修水。途中遇到一支从高安朝修水开来队伍。原来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们也是未能赶上南昌起义而折向这里来的,将领名叫余洒度。两支部队就此合编在一起。
备注:方案仅供参考,我院会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定制培训方案,包括培训人数、天数、课程、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线路等。
定制专线: 15717950559(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