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琴:剑胆琴心铸忠魂

    陈琴,原名陈继猷,又名陈奋,中共党员,新加坡华侨。从1911年到1940年,陈琴的一生如流星般划过。“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陈琴去世后甚至仅留下一座空坟,历史的细节或许已无法考证,但即使透过那些简单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大时代背景下,一个海南热血青年的拳拳报国之心。1911年陈琴就出生在抱才村的一个贫农的家庭,父亲陈书勤,母亲韩氏,只生他一人。父亲因贫病交加,无钱就医过早去世,是母亲靠务

    2021-02-07 2061

  • 琼岛英雄:一腔热血洒异国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有一面“志愿军烈士墙”,中间标明了志愿军烈士人数,两旁分别标注了30个省区市牺牲的志愿军人数,其中,海南91人。经过核对《海南英烈谱》,能够确定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海南烈士共91人,和军事博物馆的记录数字完全吻合。琼籍烈士分布全省15个市县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琼籍烈士分布在全省15个市县,其中海口市最多,有烈士16人;琼海市其次,有烈士15人;临高县第三,共有烈

    2021-02-07 2033

  • 苏家麒

    苏家麒(1900—1928),幼名壬,字石生。家麒年少天聪过人,勤勉有加,过目不再,能文能诗,书法苍劲有力。1920 年在海丰县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公医大学(后改称中山大学医学院)(免费),时任海丰县长翁桂清亲送其及柯辉萼(柯麟)两人抵广州。 在广州期间家麒俭衣节食,勤奋耕读,成绩优异,思想进步,每次会考都落入苏、柯之手。1924 年秋,家麒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称共产主义青年

    2021-02-07 2158

  • 苏家驹:舍小家为革命

    1928年1月6日清晨,冬日的阳光迟迟不肯露脸,寒风挟持着尘埃,肆意地飞舞着。缺衣少食的农村人,最怕深冬割人的北风,没有到了不得已的地步,谁都懒得出门。此时,海丰县梅陇镇石洲村通往外面的乡间小道上,一对年轻的夫妇却在寒冷中并肩走来。妻子对丈夫的别离万般不舍,握着丈夫的双手,一再嘱咐丈夫要早日归来。丈夫反握妻子的双手,用坚毅的眼光注视着她,他对妻子说:“等革命成功了,我回来陪你过一辈子。”妻子泪流满

    2021-02-07 2069

  • 建国后十大英雄之一——李海欣

    李海欣,男,汉族,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1962年8月生于河南省临颍县王孟镇坟台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4年7月12日,在老山防御作战中英勇牺牲,被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授予全国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李海欣7岁入学,先后在坟台村小学、范庙初中、王孟高中就读。在校期间他刻苦努力,勤学好问,富于进取,功课门门优秀,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1980年11月,高中毕业后的李海欣刚满18岁,应征入伍

    2021-02-07 2056

  • 中国铁路史上最大的交通事故

    1981年,一场泥石流的突然出现,致使了我国铁路史上最大的交通事故,275人因此顶住了岁月。1981年7月8日,由格里坪开往成都的442次旅客列车,如同往常一样行驶在这一条再无比熟悉不过的铁路上。7月9日凌晨1点27分,442次列车正点抵达了甘洛站载客。而1点30分,大渡河支流利子依达沟悄悄的在预谋着一场大灾难,带着高流速、高容重的巨石,那个高17米长达百米的利子依达大桥被冲垮了。与此同时,因为这

    2021-02-06 2095

  • 徐文科烈士

    一座隧道、一座雕像、一座纪念碑,将一个人的名字,永远的与成昆铁路、成昆精神连在一起,他就是铁道兵战士,徐文科烈士。铁道冰博物馆馆外弧形墙壁上插入了许多钢钎,进门就给人以心灵上震撼。馆内摆放着铁道兵战士们用过的一件件阵旧的生活、工作物品,一张张已泛黄的照片、证书,默默地在叙述着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芳华年代。徐文科的雕像《生死关头》是雕塑家王植君先生历时七个月才创作完成的。雕像晰晰如生地再现了徐文科生

    2021-02-06 2044

  • 川藏公路:一公里一条人民,2000多名战士用生命铸造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相信都记得这首令人难忘的高音曲子吧,“十八弯”已经是艰难险阻了,而看着就望而却步的川藏公路又是多少个“十八弯”呢?那里一公里一条人命,是2000多位战士用生命铸就的辉煌,那修建川藏公路有多难呢?解放前期,西藏人民的出行方式依旧是步行,没有一条公路能通往西藏,这令西藏人民出行极不方便,交通运输也只能依靠牦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修建川藏公路的任务也被审批下来,西藏人民方便出

    2021-02-06 2038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