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红色掌柜 遵义会议手稿

2021-02-01 19:47:53 许红艳 21

 

陈云

陈云

 

  陈云,中共的“红色掌柜”,他的一生同党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他每每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发挥重要作用,他不居功,不自恃,淡泊名利,低调得近乎神秘。“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是他一生经验的高度概括。“摸着石头过河”是他的名言。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左倾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史称“遵义会议”。由于在档案中没有找到遵义会议的记录,关于遵义会议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例如,遵义会议究竟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出席者有谁……

 

  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陈云手稿的发现,一下子解决了许多历史难题,引起广泛注意。遵义会议50周年纪念日1985年1月17日又全文公开发表于《人民日报》。

 

  陈云手稿的发表,一下子澄清了许多关于遵义会议争执不休的疑案。陈云手稿指出:遵义会议“经过三天,完成了自己的决议”。由于从周恩来的一份电报中已查明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开始的,“经过三天”,也就是1月17日结束。这样,遵义会议的日期查明了。

 

 陈云手稿

遵义会议手稿

 

  陈云手稿还指出:参加这个会议的同志除政治局正式及候补委员外,一、三军团的军团长与政治委员林、聂、彭、杨及五军团的政治委员李卓然、李总政主任及刘参谋长都参加了。这一段话,给历史学家们帮了大忙。历史学家们把那些当时不在遵义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排除在外,一下子就确定了遵义会议出席者名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6人,即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博古。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即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

 

  陈云提及的“林、聂、彭、杨”,即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

 

  再加上陈云提及的李卓然,“李总政主任”(李富春),“刘参谋长”(刘伯承)。

 

  此外,再加上李德和翻译伍修权,还有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总共20位出席者。

 

  陈云手稿如实地记录了遵义会议的主要精神:扩大会议指出军事上领导错误的是A、博、周三同志,而A、博二同志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A,也就是李德;博,即博古;周,是周恩来。长征时,他们三人组成“三人团”,是中共最高领导机构。

 

  陈云在会上和周恩来、张闻天等一起支持毛泽东,批判博古、李德。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原为政治局委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