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之首朱德 遵义会议前后的表现

2021-02-01 19:46:48 许红艳 41

朱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长征途中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分裂共产党和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遵义会议前后,他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既颁布了严厉的军纪,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又深入群众、动员群众,忠实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了许多群众工作,得到广大贫苦群众的拥护。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漫漫的长征之路。出发前,组织上给少数中央领导人配备了担架、马匹和文件挑子。朱德虽已年近半百,但为了节省出几名强壮的战士充实作战部队,他只要了两匹马,一匹供骑乘,一匹驮行李、文件。在行军中,他的那匹马实际上常随康克清留在队伍后头用来驮伤员。

 

  在行军途中,常常可以看到他替士兵扛枪、挑挑子。看到哪个战士走不动了,他便上前打个招呼,扛起枪就走。有一次,他扛上战士的枪走了一段路,便坐下来同战士谈话。后面走上来几个战士,见他岁数大,又不像个官,把他当成炊事员,叫他“伙夫头”。到了一个地方宿营,这几个战士叫他烧碗开水喝,他马上起身找锅烧水。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对那几个战士说:“他是我们的朱总司令。”大家听了一怔,心里直打鼓,然而朱德仍然笑盈盈给大家烧水喝,很多红军战士都觉得他就是一个慈祥护雏的父亲

 

  朱德被人们称为“红军之父”,一方面表现在对士兵真挚的爱,另一方面表现在对老百姓真挚的情。通道转兵后,中央红军进入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朱德早年在云南的军阀中当过兵,熟知云贵川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他指示红军总政治部以中革军委政治部的名义,发布了不打苗民土豪、不杀苗民的耕牛等条令。在进入遵义城前,朱德严令在战场和打土豪中一切缴获要归公,不准私自打埋伏、发洋财,谁若违犯,不论职务高低,都要坚决追查,严肃处理。在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中,他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指挥中央红军,对部队的纪律要求更加严格,更注重对老百姓的秋毫无犯。

 

  朱德同志参加革命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这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