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将军之下——上杭才溪

2021-01-22 16:00:48 1582

图片关键词

        伟人毛泽东的一生中,只为两座亭子题写过匾额,一座是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爱晚亭”,另一座就是福建上杭才溪乡的“光荣亭”。而这个让上杭人、尤其是才溪乡民引以自豪的历史,知道的人并不多。真正令才溪这个闽西客家山乡扬名的,应该是与日后成典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齐名的《才溪乡调查》所赋予的红色传奇。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崭新、壮观的“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如此之气派,馆内巨型雕塑、丰富的史料、图片和实物相当齐全,而且在二楼还专门辟有大型的放映厅滚动播放纪念专题片,可见老区人民对领袖的敬仰是如此的真挚和厚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纪念馆门口矗立在黄绿相间花毯之上鲜红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毛体标语牌格外醒目耀眼。

图片关键词

        走过铺满鲜花的木栈道,来到了旧馆,也就是当年上杭才溪区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这个大院是当时有钱大户人家的宅子,具有鲜明的闽西客家建筑特色。1933年11月,毛泽东先后到江西兴国长冈乡、福建上杭才溪乡进行调查工作,并写下了《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总结了苏区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经验,给即将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好了准备。《才溪乡调查》报告主要介绍了才溪乡苏维埃代表会议的结构、代表的政治表现等基本情况,提出只有政治动员和经济动员相配合,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热潮。你依稀可以想见,当年这个院子里红军进出的热闹情景。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追思烽火连天的岁月

图片关键词

       旧馆的右侧,有一座列宁堂,才溪乡的“列宁堂”早已遐迩闻名,是才溪行的必到之处,这幢房子是典型的客家砖木结构的二进平房,1929年9月被用作才溪区工会的办公地点,1930年为纪念列宁诞辰60周年始称为“列宁堂”,是当年毛泽东住宿和开调查会的地方,门外墙上当年的历史印记“打土豪分田地”清晰可辨。

“光荣亭”

图片关键词

        新中国建国初期,才溪乡出了10位将军、4位副部级以上的老红军、17位地师级的老红军,是名闻全国的“将军之乡”;而早在革命战争时期便集无数荣誉于一身,3000多优秀儿女加入红军,占全乡青壮男子的80%;在以后的征战中,先后有1100多人牺牲,是全国少有的“烈士之乡”;才溪还是当年选举运动的模范、生产战线上的模范、支前的模范、优待红军家属的模范、消费合作的模范、文化教育的模范。1933年春,才溪还被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的光荣称号,为此,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拨专款修建光荣亭,如今,一生中仅2次为亭榭题字的毛泽东于1955年亲笔题写的“光荣亭”三个大字,依然熠熠生辉…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才溪乡新貌

图片关键词          上杭孔庙坐落在汀江河畔的县城东门学坪,故称学宫、儒学,又称文庙,始建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迄今已近800年的历史。整座孔庙端庄雄伟,巍然壮观,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庙宇高阁飞檐,殿堂金碧辉煌,其建筑与雕塑技艺极为高超,有“古建堪称‘世孤例’,宫体殿式臻造极”之赞誉。上杭孔庙系福建现存的历史较悠久,保存尚完整的古建孔庙之一。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