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钟伟

2021-02-03 22:47:32 2058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钟伟,是位极有个性的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著名战将,战功赫赫,也是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将领,被人们尊为中国的“巴顿将军”,他不仅作战勇敢,对民族的解放事业功勋卓著,而且敢于坚持真理,敢做敢为,且终其一生廉洁奉公,得到了后人的景仰。


1946年冬,东北国民党军依仗其军事优势,为推行其“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作战计划,集中4个军的兵力,向南满我军仅有的临江、靖宇、抚松、长白四县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企图歼灭东北民主联军南满主力,独占南满,而后集中兵力进攻北满。

为配合南满我军作战,粉碎敌人“南攻北守”的作战计划,迫使其南北两面作战,我东北民主联军从1947年1月5日至3月16日,发起3次南渡松花江作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史称“三下江南”。
图片关键词

靠山屯战斗就是我东北民主联军第三次下江南作战的一个精彩片段,唱主角的正是钟伟。1947年3月初,部队三渡松花江,南下围歼位于德惠东北的国民党新1军部队。8日晚,5师师长钟伟接到林彪命令:率5师部队进至中长路,配合1纵聚歼德惠东北大房身之新1军。3月9日,钟伟率5师到达靠山屯西南。突然,听见西南姜家屯和王奎店那边乱哄哄的。经过侦察,发现是敌军87师262团两个营在此。

在前面的几次渡江作战中,钟伟带着5师没有揽到大仗打,不是破坏铁路,就是配合兄弟部队牵制敌人。路没少跑,苦没少吃,却没消灭多少敌人。三下江南,5师的任务又是配合别人作战,去牵制敌人,钟伟多少有些恼火,此时一听说有敌人可打,钟伟非常开心,立即做出判断:敌人处于运动之中,立足未稳,可以打。然而对于打不打?钟伟和政委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政委认为:东进是全局,上级的命令是铁的纪律,我们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动摇总部决心,即使这仗打胜了,我们也是错的。钟伟坚决主张打,他认为:违抗上级命令是不对,但贻误了战机而影响全局就更不对。意见相持不下,战机眼看就要错过,钟伟下了决心:“就这么定了,留在这里打,打错了,砍头掉脑袋我担着,打!”

钟伟的性格刚烈,虎劲上来天不怕地不怕,从3月10日凌晨5点到下午2点,钟伟连着接到了林彪三个即时东进的电报,他不为所动,因为看见了战局的转变,他围住了88师一个团,而敌87师正在赶过来增援。钟伟军事素养好,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但逃不过他的眼睛。他一面组织部队攻击、打援,一面把战场变化的情况报告林彪,特别强调围住靠山屯的敌人达到了调动敌人的目的,那意思很明白:大量歼敌的好时机来了,我就在靠山屯这里打,你赶快调动其他部队配合我吧!一向执着的林彪终于被钟伟的坚持所动。这一仗打了个本末倒置,把1纵和2纵都调过来,把林彪都指挥了,钟伟也因此名声大振。
图片关键词

最后,5师全歼了88师的一个整团,又反过身来拖住前来增援的87师,林彪再率一、六纵西进一举在郭家屯全歼国军87师,取得了三下江南的全胜。

整个三下江南作战,我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歼灭了敌新1军38师1个团,新30师1个团又一个连及一个保安团;歼灭敌71军88师及军直属队之工兵营的2个连,辎重营的5个连,通讯营的1个多连及野战医院一部;击溃了87师并歼灭了其260团的一个营,另外还歼灭了敌新6军新22师66团的两个连。共毙俘伤敌15250余人,取得了巨大胜利。

三下江南作战,有力地配合了南满我军保卫临江,坚持南满的斗争。我南北满密切配合作战,胜利粉碎了敌人“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企图,使敌人不得不停止战略性进攻,由攻势转为守势,而我军则由被动转入了主动,从而扭转了东北整个战局,增强了东北人民斗争的胜利信心,为即将到来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林彪后来说:要敢于打违抗命令的胜仗,像钟伟在靠山屯那样,三次违抗命令。”在林彪的拍板下,“东总”通令全军嘉奖2纵5师。电称:“我5师当敌88师次靠山屯撤退时,该师立即自动投入战斗,当日在靠山屯以南将敌歼灭一部,回头复将靠山屯敌5个连单独歼灭。这种作战的积极性与机动性,都值得称赞与发扬。”

钟伟于1948年初被林彪由五师师长破格提拔为十二纵队司令员,据考证,在整个四野系统中,钟伟是唯一的一个从师长直接提升为纵队司令员(军长)的——可见林彪对钟伟的厚爱。

广州军区原副参谋长、钟伟的老战友刘如言曾回忆:每遇攻城,胜券在握。钟伟将军兴之所至,临池挥毫,均为“XX部缴获”封条,并命下发至士兵。敌城陷后,凡有枪械、弹药、粮食、物资之处,皆有“XX部缴获”封条。友邻部队不服,状告东野总部,钟伟将军振振有词:“有封条为证!”有一次条子还贴上了东野总部的两辆过路弹药车,双方争执中,钟伟来帮忙了,“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八路,都打国民党”,凭这一句话,5师的人就把车给卸了。刘如言感慨地说,跟钟伟将军打仗,不会吃亏也。

据记载,在东北战场上,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钟伟率部攻克文家台,俘敌大批。国民党军军官大多化装为士兵,藏匿其中。钟伟命令集合俘虏跑步,掉队的统统抓起来审问。果然灵验,掉队者大多为军官,国民党新五军军长陈林达亦在其中。

钟伟喜欢吃吃喝喝,能玩会玩。每到一处,有什么好“嚼谷[3]”(东北话,即“吃的”),从名酒、名菜到各种有名的特产,钟伟都要尝个肚儿圆。打完仗了,把部队交给政委、副师长,就回哈尔滨跳舞去了。看到师长回来了,干部战士就明白要打仗了。就因为这,他没少挨批评。

1955年授衔时,许多将领曾主动要求让衔,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军衔被评低了。这也难怪,按照当时中央的有关规定,军衔相差一级待遇还是相差很多的,于是就有了一些人出来反映自己的情况。为此,毛泽东戏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图片关键词

事实上,当时闹得最凶的就有被评为少将的钟伟。

钟伟在红军时期的最高职务是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中提拔得很快,是四野的十二纵队司令,和黄永胜平级;后来担任四野四十九军军长,和梁兴初平级,怎么也该是中将,所以,他觉得低了,就骂了人(据说曾声称要把勋章挂在狗尾巴上),毛泽东知道了此事,林彪气得把钟伟叫去批了一通;其实,关于钟伟的军衔评定过低,毛泽东也是清楚的,所以,对钟伟的使用一直是按照中将甚至是上将的标准定的,他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就是毛泽东点的名,也算是低衔高配的好例子。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