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韩先楚的成名之战——“四保临江”
2021-01-31 22:21:32
2137
开国上将韩先楚,在军迷和军事爱好者眼中,是极不一般的存在。战场上,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战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指挥过一系列重要的战斗、战役,也组织过不少大兵团作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是我军诸多将领中,从普通战士一步一步成长为军队高级将领的典范式人物。韩先楚上将指挥战斗效能之高、战术之灵活、把握战机能力之强,绝非常人所能比。而与卓著战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先楚的贫苦出身,他出生在“第一将军县”湖北红安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在武汉做过短工。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爆发时,他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自此开始了他“开挂”式传奇将领的人生。讲到这里,很多军迷会想到《亮剑》中的李云龙,关于李云龙的原型,我们不得而知,但韩先楚上将除了具备李身上的智勇双全、临机决断、追求高效作战等一系列优点外,他还毫无李云龙身上的草莽英雄习气。
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基层战斗指挥员的韩先楚就打过很多硬仗,已经是战功赫赫。而在解放战争中,作为高级别战役组织者,不能不提的是韩先楚直接指挥的经典战役“四保临江”。1946年10月,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调集兵力向临江地区大举进攻,企图消灭中共南满民主联军,尔后再转兵北上渡松花江,完成其“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临江当时是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又称南满军区)在南满的重要根据地,战略地位险要。自1946年12月至1947年3月,杜聿明共计调集10余个国民党整编师的兵力,先后三次,兵分多路,对临江城发动攻击,其目的就是将集中在临江一带狭小地区的中共南满东北民主联军第 3、第 4纵队一举消灭。前三次战役,在南满军区指挥下,并与松花江北岸的北满民主联军及其他兄弟部队实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密切配合的战法,均打破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实现了“三保临江”的完胜。

1947年3月26日,杜聿明调集20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动第4次进攻。当时对我军不利的情况是,松花江已经开始解冻,很有可能将东北民主联军北满和南满的部队分割开,这样,再利用之前多方配合做战的模式去歼灭来犯之敌,就成为不可能。杜聿明也正是要利用这次难得的“天时”来一展抱负。因此他特意从热河调来包括国民党王牌部队第13军89师在内的大批军队,集结了共计10万军力,向临江的南满第3纵队和第4纵队发起总攻。当时根据上级要求,我方南满军区的3纵和4纵组成临时指挥部,统一作战,3纵司令员曾克林任主帅,4纵副司令员任副帅。在拟定作战方案的时候,出现争议,作为主帅的曾克林认为可先打战斗力不强的敌暂编20师,因为打强敌有被反包围的危险。 副司令员韩先楚则认为,应先打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主力部队第89师,因为只要打掉了89师,就直接粉碎了敌人这次进攻,可“毕其功于一役”,同时提出如果要打89师,必须马上出击,否则,一旦89师和其他国民党军队靠在一起,就没有机会下手了。 争论持续到战争发起的前夜,主帅求稳,韩先楚求险!

按我军惯例,司令员是有战场上的最终决定权的,他可以直接命令副司令员执行命令。但是,关键时刻主帅曾克林体现了高风亮节,他是尊重韩先楚的意见的。 经相关人员提议,把两套截然不同的方案,连夜发到了上级南满军区指挥部。 两个小时后,军区首长复电:同意韩先楚的方案,军区指挥部决定,韩先楚统一指挥3纵和4纵,确保打好歼灭敌89师这一仗! 南满地区全军总动员,配合韩先楚作战。应该说韩先楚除了具备优秀指挥员所该具备的一切军事素质外,他同时也是一名“福将”,此一役,他遇到了曾克林这样深明大义的合作者,这就更加造就了韩先楚的“神奇”!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战斗的发展按韩先楚的部署向前推进,这位后来的“开国上将”显然是一位心思缜密的指挥官,并不是只懂直来直去的硬刚,论计谋心机,他也十分擅长。针对国民党89师的情况,他选择在红石镇设伏。先利用小股部队的诱导,设下“口袋阵”,把89师被引入了红石镇附近,而等待他们的,则是早就构筑好的工事,当89师到埋伏圈,一切都准备好,只待出击的联军。牛逼哄哄的89师在追击过程中,可能觉得共军也不过如此,打了败仗也会扔枪就跑,第一天仗打得异常顺利,所以有些轻敌。当他们“一路高歌猛进”到达红石镇时,面对复杂地形,又遇到顽强反击时,他们自己都懵了。但89师必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美械装备,一时间和韩先楚的军队打起来对攻,反击火力异常凶猛,双方正打得难舍难分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又出现了。在之前三保临江的战斗中,一支曾担任警戒任务的连队,被国军隔断,后来他们只能在敌后打游击,再择机联系大部队,谁知道歪打正着,这次四保临江战役中,这个连正好从敌人后面钻了出来,就顺势直接攻进了89师的指挥部。战斗就此结束。这个大礼包不得不说再次印证了韩先楚的“福将”之名。而89师除师长万宅仁和两个勤务兵逃脱,后来不知所终外,整个89师以及配合该师作战的国民党54师162团全部被歼或被俘!

这一役,到最后最令人惊讶的是,在战后的数据统计中,韩先楚的部队只牺牲了7个战士,仅伤300余人,却歼灭了8000多敌人,敌我伤亡25:1,这样的战绩实在令人咋舌,也为现代战争之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