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里红军山上红军坟

2021-01-31 20:17:43 许红艳 133

红军红旗红花岗,

  劈波斩浪导远航。

  惊雷一声国运转,

  江山百炼已成钢。

  新世彤云犹厚重,

  老区满城皆忠良。

  赤霞名城映遍时,

  却话当年血残阳。

 

  红花岗区有一座红军山,红军山上有一冢红军坟,红军坟又缘于一个墓葬,墓葬原本在当年红军的一个卫生员“小红”的牺牲所在地——桑木垭。群众称为红军坟,坟四周以青砂石砌成墓裙,裙高1.2米,上面封土,墓的最高处约3米,坟前竖立一块青石墓碑,碑座上石碑高2.03米,宽0.83米,厚0.19米,正面阴刻“红军坟”三个红色大字,背面阴刻楷书《红军坟简介》。

 

  1935年春天,中央红军红三军团十三团二青进驻遵义。该营有一名红军卫生院叫龙思泉,他自幼受父亲影响,学了不少治病疗伤的办法。

 

  部队驻扎城南后,龙思泉除担负着全营的防病治病工作外,还利用自己的中草药知识,采来山中草,为前来求医的驻地群众医治,而且不收一分钱。不久他免费治病的事情很快传开了,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一天中午,一位农民找到龙思泉,请他到家里给他父亲看病。龙思泉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细雨,翻山越岭来到农民家里,为病人治疗。

 

  直到有一天,二营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拂晓前开拔。由于龙思泉还在为村民医治没有回来,营长只好给他留下一张字条,叫他往桐梓县方向追赶部队。

 

红军山

遵义红花岗红军山

 

  没想到在通往桐梓县的公路上,龙思泉被杀害在血泊里。看着被杀害的红军卫生员,大家满腔悲愤,不顾危险,一起动手把龙思泉安葬在了路旁的松树林里。后不久,又在坟前立了一块石碑,由于不知道姓名,石碑只刻上了“红军坟”三个字。

 

  由于龙思泉一直被称为“小红”,后来的老百姓误以为是位女性,就将铜像塑成了女卫生员形象。这才是遵义人所熟悉的“女卫生员”小红的由来。

  原来的小径已变成了蜿蜒曲折的盘山大道,这座坟就显得更加地朴实和小巧了,但香火仍旧一如既往从未间断。无论世事怎样变迁,山还是那座山,树还是那棵树,坟还是那座坟,人心还是那样地古朴与赤诚。我们看见这座朴素小坟四周的草木上挂满了人心外化的红布条,几块石板组成的香纸盒里凝聚着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诚挚心愿。红花岗区政府顺应了老百姓的这种精神提升,在红军山上葬有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忠骨的墓碑上就径直大书“红军坟”三字,凡在红花岗战役中牺牲的红军将士们,无论“小红”、“大红”、“老红”,英灵们一应全数聚齐了。既然青山有幸埋忠骨,那么这座山也就被人们直呼为“红军山”了。

 

  红花岗,红军之城,英雄之城!岗上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它是英雄的鲜血所染成,因为它象征着工农红军的本色,象征着红军后代子孙们的坚韧与刚强,象征着红花岗区人民的古道热肠与侠肝义胆永存!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