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革命纪念馆
2021-01-29 19:40:29
1275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这是红歌《红梅赞》的歌词,唱的就是红岩上怒放的红梅花儿。红岩村因红岩而得名,因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而闻名!所以在歌词中,红岩、红梅也被人们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


红岩革命纪念馆现在这个地方以前是饶国模女士的“大有农场”,因饶女士丈夫姓刘,故当时也有人称为“刘家花园”,以种植花果、蔬菜为主,面积约300多亩。1939年初夏,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为利于工作和躲避日机轰炸,迁于此地。周恩来任书记,董必武、叶剑英、秦邦宪、凯丰、吴克坚等为常委。国共重庆谈判时,毛泽东曾在此居住了40天。


因重庆大有农场座落在红色岩石的嘉陵江边的山嘴处,因此又叫红岩嘴,所以与曾家岩的周(恩来)公馆,虎头岩的《新华日报》总馆在当时被誉为“红色三岩”。
1950年6月,饶国模女士将农场和几处房地产全部无偿捐献给了政府。1958年,以大有农场为主体建立了红岩革命纪念馆。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办公大楼是一幢为保密故意设计的外看二层、实际三层的深灰色大楼,占地800平方米,房间54间,座落在大有农场西北坡上,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后面。

底层是机关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二楼是南方局机关和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三楼是南方局、办事处的机要科和秘密电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