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调查
2021-01-26 21:08:49
周霞
1415
一九三〇年十月初,红军第一方面军攻克江西吉安,进到袁水流域,这时兴国县送来许多农民当红军。十月下旬,毛泽东在新余县罗坊找兴国县第十区即永丰区的八个农民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随后整理写出《兴国调查》一文。
毛泽东同志的《兴国调查》,不仅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土地革命找到了依据,它所蕴涵的丰富的社会调查思想,在7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929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三次到兴国实地调查,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
1929年4月中旬,毛泽东率领一个警卫排,从于都经赣县来到兴国县城,一边深入兴国农村调查研究,召开各种调查会,了解兴国的政治、经济和土地占有情况,了解工人农民的生产生活,并查阅《兴国县志》,了解兴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指导抗旱生产。
1930年3月、7月,毛泽东在转战中又先后两次途经兴国,抽出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对农民分田工作提出要分,而且要快分。
1930年10月25日至30日,毛泽东在新余陈家闹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行委的联席会议,以及时纠正了红军和江西党内的“左”倾错误,在罗坊会议期间,毛泽东在兴国红军预备队中找了温奉章、傅济庭、李昌英等8位兴国人调查兴国永丰乡的详细情况。
1930年11月4日,红一方面军主力撤出罗坊,并东渡赣江,行军途中,毛泽东抽空给兴国县行动委员会写信,以求进一步了解兴国县土地革命发展的情况。
1931年1月26日,毛泽东在宁都小布镇赤坎村红军总前委驻地“龚氏宗祠”内把问卷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写成了7章41节,共4万余字,这份调查报告最初被冠名为《8个家庭的观察》,最后才被定名为《兴国调查》,《兴国调查》补上了《寻乌调查》的一些不足。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率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检查团第五次来到兴国,11月19日晚上8时,在长冈乡列宁小学教室里的一张八仙桌上,毛泽东与长冈乡的8名干部举行了一个小型调查会,随后他走村串户,在对兴国长岗乡充分调查的基础上,1933年12月15日,毛泽东又写出了著名的《长冈乡调查》。
一九三年〇九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十月初打开吉安,进到袁水流域,兴国送来了许多农民来当红军,我趁此机会作了一个兴国第十区即永丰区的调查。找了傅济庭、李昌英、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八个人开调查会。调查的时间是一九三〇年十月底,开会的地点是新余县之罗坊,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永丰区位于兴国、赣县、万安三县的交界,分为四个乡,旧凌源区为第一乡,洞江区为第二乡,三坑区为第三乡,江团区为第四乡,以第二乡之永丰圩为本区政治经济中心。
人口分布:第一乡三千,第二乡八百,第三乡三千,第四乡二千,总共八千八百。这一区介在兴、赣、万之交,明白了这一区,赣、万二县也就相差不远,整个赣南土地斗争的情况也都相差不远。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这次调查,一般说来仍不是很深入的,但较之我历次调查要深入些。
第一,做了八个家庭的调查,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其实没有这种调查,就没有农村的基本概念。第二,调查了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这是我在寻乌调查中做了而没有做得完全的。这个调查的缺点,是没有调查儿童和妇女状况,没有调查交易状况和物价比较,没有调查土地分配后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没有调查文化状况。这些本来是要调查的,因为敌人对罗坊进攻了,红军决定诱敌深入的方针,我们的调查只得结束。下面的材料是这样得来的:由我提出调查的纲目,逐一发问并加讨论,一切结论,都是由我提出得到他们八个同志的同意,然后写下来的,有些并未做出结论,仅叙述了他们的答话。我们的调查会是活泼有趣的,每天开两次甚至三次,有时开至深夜,他们也并不觉得疲倦。应该深深感谢这些同志。他们有几个是共产党员,但多数不是党员。
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六日,于宁都小布圩,整理后记。
备注:方案仅供参考,我院会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定制培训方案,包括培训人数、天数、课程、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线路等。
定制专线: 15717950559(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