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坊会议
1930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得知蒋、冯、阎大战结束,国民党军队即将开始向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围剿”,为了正确判断面临的政治形势,规定红一方面军和江西党的任务和行动方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行动委员会于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江西新余县的罗坊陈家闹村召开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
1930年6月,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后,按照李立三等人制定的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命令红一军团攻打南昌,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毛泽东、朱德所率红一团鉴于敌固守南昌,未贸然进攻,于8月撤离进入湖南。红三军团虽乘湖南敌军何键部追击张发奎、李宗仁部队之机,一度占领长沙,但很快被迫退出。8月23日,红一、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会合,成立红一方面军。此时,中央命令红一方面军再占长沙,因两次攻城不克,9月12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发布“撤围长沙后进占萍乡株洲待机的命令”,遂移师江西,攻占吉安,扩大了赣南、湘东的红色区域。其间曾就红一方面军所处的形势和行动方向问题,先后召开了袁州会议、峡江会议、清江太平圩会议等加以讨论。
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红军打不打南昌、九江,会师武汉的行动方向问题。当时虽然基本上克服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但在红一方面军和江西地方党组织的某些领导人中,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左”倾错误的影响。会上仍有人提出攻打南昌、九江等中心城市的错误主张,引起激烈的争论。毛泽东认为,在强敌进攻面前,红军不应冒险前进攻打南昌、九江、而主张红军主力后撤,实行战略退却,“放开两手,诱敌深入”,把红军主力开到赣江以东,把敌人引到苏区根据地内来打。毛泽东以极大的耐心,说服了包括中央代表周以栗在内的到会的一部分干部,使他们接受了不去打南昌的正确意见。
会议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作了正确估计,批评了“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估量,指出:“以为军阀混战总是愈打愈大,直到自取灭亡,无论如何不会联合对付革命,这一估量完全是非阶级的错误估量。”“这种空调乐观的估量”实际行动上容易走到脱离群众,单纯的军事观点。会议总结了两次攻打长沙和攻取吉安的经验教训,否定了目前在敌人大举增兵与南昌、九江固守工事的形势之下,单凭红军“轻袭”南昌、九江的冒险主张,强调“应当严重纠正”所谓“轻装袭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会议还正确地指出,战略是依客观形势与主观力量而决定,战术是依据当时各种实际条件运用一切手段,以达到战略的实现,因此“不应简单机械地”而应“活泼的运用”战略战术。基于上述的正确认识,会议于10月26日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并于11月1日,由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作战命令。红一方面军不再去进攻大城市,而是东渡赣江,退到根据地内作战,以便打破敌人行将进行的军事“围剿”。
备注:方案仅供参考,我院会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定制培训方案,包括培训人数、天数、课程、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线路等。
定制专线: 15717950559(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