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眉战役烈士陵园

2021-01-26 12:33:58 杨丽 2055

   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为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而 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一处烈士陵园,是陕西省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中共陕西省委、宝鸡市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 国防教育基地,是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少工委命名的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 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从西安败退的17万国民党军,进行了著名的“扶眉战役”,完全解放了关中。一野兵分三路发起进攻。王震率第一兵团,沿户县、周至西进,在子午口、黑山寺、哑柏、横渠击溃敌90军后,14日攻占宝鸡益门镇,许光达率第二兵团攻克临平,经天度、法门、青化、益店,一夜行军75公里,插至敌军后方的罗局镇,又夺取了眉县车站,连续击退敌军十余次突围。后又激战十余小时, 攻克扶风。将敌65军一部及38军、119军大部压缩于午井以南、眉县城北至葫芦口之渭河滩,与第一兵团围歼;担任战役正面主攻任务的解放军第十八兵团, 在周士第指挥下由西凤公路、陇海铁路西进,首歼漆水河两岸及武功南北线之敌后,一部插入杏林、绛帐,击溃敌247师,歼灭187师主力,收复武功,继续进军至罗局镇东南与第二兵团会师,合歼残敌;杨得志率解放军第19兵团在乾县、礼泉阻击马鸿逵,保证了扶眉战役的胜利进行。此役一举歼灭国民党4个军6个师和另外6个团共4?3万余人,再次解放了宝鸡,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

  扶眉战役纪念馆建馆以来,接待祭奠、瞻仰者累计已达75万余人,1982年10月,开国元帅、扶眉战役的总指挥彭德怀元帅的夫人浦安修同志来祭奠革命烈 士;1984年,原扶眉战役战斗英雄、后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的马宜生来陵园凭吊;2000年,烈士栗政通的侄儿、原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时任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栗战书来陵园悼念革命先烈;2004年7月,原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来到这片他曾经战斗过的热土悼念老战友;原二兵团四军十 师师长、后任兰空司令员的刘懋功和原空11军副军长陈汝义曾多次来陵园凭吊,这些老领导、老革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下一代讲述着历史,告诉我们珍惜幸福生 活,时刻牢记先烈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片激情燃烧的热土上,扶眉战役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战争已典藏在历史辉煌的画卷中,成为永远的丰碑。扶眉战役纪念馆,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 境优雅而肃穆,在苍松翠柏丛中安葬着700多名烈士的忠骨。改扩建后的扶眉战役纪念馆占地45亩,主要由引导区、花岗岩群雕、纪念园、纪念碑广场、战役纪 念馆、多功能电教厅及服务管理区组成。一、引导区包括牌坊、停车场、草坪,并在陵园路两侧种植松柏,营造庄严的氛围。二、花岗岩群雕包括彭总雕像、烈士雕 像、将军雕像以及战役群雕。三、纪念园包括指挥扶眉战役的4位兵团司令员雕像和国防教育展廊。四、纪念碑广场由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等组 成,广场两侧绿草、鲜花成茵,是举行悼念活动的重要场所。扶眉战役纪念碑高19.49米,象征着扶眉战役在“1949年”取得胜利,碑身由纯白大理石镶砌 而成,纪念碑南面雕刻有“扶眉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十个鎏金大字。五、新落成的战役纪念馆分上下两层,共1560平方米,纪念馆内步行呈倒“U”字型,形如 苍穹,寓意“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万古流芳”,布设扶眉战役介绍和烈士遗物、文史资料两个展厅,八部分内容,第一展馆的内容是战前形势、作战准备、 钳马打胡、欢庆胜利,第二展馆的内容是革命英烈、光辉历程、将星璀璨和缅怀先烈。主要通过丰富真实的战役历史文字资料和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等背景介绍,采 用声、光、电等高科技,对扶眉战役全过程进行全景式的展示,使纪念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人民解放的战争史,缅怀纪念革命英烈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重要基地。纪念馆展示着王震、刘华清、习仲勋、傅全有、贺敬之、闫揆要、马文瑞等领导的题词、题字,陈列着战旗、锦旗、奖章以及缴获敌人的部分武器和 报话器材等烈士遗物千余件,主要有二兵团四军十师师长刘懋功、31团团长王学礼、营长马成林用过的望远镜,战斗英雄李珍吹过的军号,于建军烈士曾经用过的 砚台,张遵吉烈士的家书,武德彪等烈士用过的图章,战斗英雄张福来、李锡贵的立功证书和用过的军毯、穿过的军鞋等,战役珍贵资料25卷、3442张,每年 清明节期间展出机枪、步枪、手枪等部分武器,同时还备有电动沙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扶眉战役敌我双方兵力布局和作战路线。六、多功能电教大厅和接待服务中 心,电教厅内有高档电教设备和资料,一次可接待200多人,接待中心主要是为参观者提供休息场所。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