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烈士陵园
日照烈士陵园坐落在海曲西路136号,始建于1945年,现占地面积42亩。
现陵园主要纪念建筑有抗日烈士纪念塔、日照革命史纪念馆、日照暴-动纪念馆及烈士墓区等。
抗日烈士纪念塔是烈士陵园核心纪念建筑,1945年冬,抗战胜利后不久着手筹建,翌年夏建成,整个烈士陵园的以此为中心进行布局。纪念塔以青石为体,白石为座,呈长方体,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塔高12米,塔顶是一尊八路军战士戎装石刻雕像,高达2.5米,手持步枪,遥望远方。塔顶四面石匾上是领导题词:东面由刘民生(时任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所提:千秋万世,精神不死;背面由陈毅(时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所提:民主已经实现,鲜血不曾白流;西面由张伯秋(时任山东参议会参议、战时高级审判处处长)所提:义绩伟烈、海天同寿。东西两面塔体上刻有共840抗日烈士名字,其中也包括在日照暴-动中牺牲的日照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安哲等人。塔体北面由日照县委书记牟景途和县长辛明所撰写的悼日照抗日烈士。1967年将多位散葬烈士遗骨移于陵园墓区,并修建了院墙、大门。1985年建成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分上下二层,介绍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日照历史,以大量历史材料、图表、照片和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日照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光辉的革命斗争。
1985年又修建了革命烈士骨灰堂,1988年,陵园向北扩建至42亩。1990年新建仿古式四柱三楼牌北大门及院墙、石阶、栏杆。1997争取有关上级部门支持,动工兴建了日照暴-动纪念馆和接待室、烈士纪念亭等。日照暴-动纪念馆介绍了发生于1932年秋的日照暴-动,是当时山东境内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纪念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从暴-动前日照革命形势到暴-动失败后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布展采用声光电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布展的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现烈士陵园共安葬烈士189位,其中原有烈士墓区43座墓碑安葬48位烈士,包括10位无名烈士,著名烈士墓区141位著名烈士统一立卧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