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茂
2021-01-24 23:17:39
2072
李春茂,又名李永胜,出生于临高县龙波青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李向高又名李二斗,种田为生,母亲吴氏,为人诚恳俭朴。李春茂兄妹5人,他是老大。
李春茂出生于甲午战争后。国势积弱,民不聊生。中国人民开始了新觉醒。李父颇能顺应时代潮流,从小就将他送入村中学堂读书。稍后,他和堂兄李敬庭一起到离村5里外的武维学堂求学。在学校,是一名勤奋的学生,他孜孜不倦,好学深思,每次考试成绩均名列榜首,深得老师冯登地先生的喜爱。冯老先生是位饱经风霜的爱国志士,在学堂里经常议论时局,忧虑国事,给他幼小的心灵灌输了启蒙思想。平时,他热爱劳动,自己洗衣服、煮饭、挑水、扫地。由于他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耳染目睹中国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更加深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滋长了救国救民的思想。后来,他考入县立一高读书。此时,正值“五四”运动,在新文化新思想的薰陶下,李春茂进步很快。
1924年,李春茂离开家乡,考入加积农工学校。学校里许多共产党员教师,经常给学生灌输马列主义思想。渴望追求真理的李春茂,努力接受新思想,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开始了他一生的重大转变。他积极参加党领导的进步学生的活动。毕业前夕,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南征部队胜利渡琼,琼崖掀起了大革命高潮。同年5月12日,中共临高支部在临城诞生。从此,临高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指路明灯。7月,受党派遣,李春茂、吴国贞以中共琼崖地委特派员的身份回到临高,配合冯道南、王超等同志开展农民运动。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足迹踏遍全县的城镇、乡村,办农会,办夜校,教农民识字、学文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农民的觉悟。在李春茂等的宣传发动下,拔吉、皇桐、雅化、潭力、头龙等乡农会相继成立。到1927年上半年,全县有两万多农民集合在农会的旗帜下。工会、学生会、青年团、妇协等群众进步团体也相继成立。广大劳苦大众结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4月23日,临高也开始“清党”。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在新盈镇“文昌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党组织转移到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血腥镇压。李春茂等奉命转移到澄临边区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在白色恐怖下,李春茂冒着生命危险,机智勇敢地活动在皇桐、龙波一带。他有时化装成教书先生,有时打扮成一名普通的农民,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革命工作。6月间,他和王任之、冯平等同志相继在头龙村、雅化乡、拔吉村和敦隆等地发展党员26名,并相继在这些地方成立了头龙、雅化、皇桐和澄临党支部。李春茂等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同年夏,李春茂在龙波镇活动时,不幸落入反动团董赖宏富的魔掌,被关押在县城监狱里。狱中,他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
李春茂被捕入狱后,我党多方设法营救。1927年7月下旬,冯平、王超等贯彻广东省委关于武装暴动和琼崖特委全琼大暴动的指示,率领全县农军一举攻克临高县城,李春茂等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得以重见天日。出狱后,李春茂旋即投入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
1928年初,南宝、和会武装暴动失败后,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临高一时腥风血雨,乌云滚滚。一部分胆小者逃走了,个别投机分子叛变了,而李春茂的革命意志却更加坚定了。他和谢名义等同志秘密潜入澄临边区农村坚持斗争,并和冯道南、谢名义、王宝书等同志一起,深入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开辟红色苏区,建立革命武装,打击国民党、的反动气焰。
1929年9月,中共临高县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冯道南任书记,李春茂任委员。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李春茂时刻牢记自己所担负的重任,领导全县人民同反动派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在李春茂等同志的艰苦努力下,壮大了革命武装。
1930年2月,临高县苏维埃准备委员会成立,李春茂当选为主席。对新生的红色政权,反动派恨之入骨,经常派兵骚扰。为巩固红色政权,李春茂领导苏区军民给反动民团以坚决的打击。
当时,拖桂团董郑其贤,称霸乡里,鱼肉百姓,经常捕捉我革命同志,对苏区造成威胁。我党决定先拨掉这颗毒牙。2月,经过周密的债察和布置,李春茂和谢名义等率领武维、潭力、雅化等乡苏赤卫队200多人,配合红二团一个排,向抱桂据点发起总攻,郑其贤狼狈逃窜。此役毙敌4名,伤敌7名,缴获枪一支及物资一批。赤卫队初试锋芒,首战告捷,声威大振。3月,又攻克敌马袅据点。4月,乘胜进军,拨掉博厚团董庞元善据点。7月,一鼓作气,摧毁皇桐团董陈世卿炮楼。9月,挥戈再战,攻占东江团董王光谦据点。至此,苏区内反动势力几乎全部被我扫除,红色苏区连成一片。接着,李春茂领导苏区军民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苏区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1930年冬,国民党澄迈县长王光炜纠合大批反动武装,对我澄临红色苏区进行疯狂的进攻。白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苏区陷入一片火海。为保卫苏区,保卫红色政权,李春茂带领部分武装,坚持在敦隆玉梁山一带打游击。在这艰难的岁月里,由于敌人严密封锁,生活异常艰苦。同志们饿了吃野菜充饥,冷了用稻草当被。一次,李春茂托人转告家人想法送些钱来应急。爱人孙秀珍将家里仅有的一些谷子卖掉,换来12块光洋,冒着生命危险秘密送到头龙村。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孙秀珍看着丈夫蓬乱的头发,消瘦的脸庞,一叹深陷的眼睛,她辛酸的泪水漱漱而下。打从16岁和他结婚起,夫妻俩就没有过上几天团圆的日子。常常是他回家来,刚一吃完饭,又有任务下来,又得走了。李春茂亲切地捧起爱人的脸庞,擦干她脸上的泪水,深情地说:“让你受苦了。革命是要吃苦的,但终有一天我们会胜利的。”
1931年农历正月初二,临高国民党民团头子、县治安大队长林桂森,纠集重兵对我苏区发动凶残的扫荡,到处杀人放火。头龙村83户人家被烧掉78户,138头耕牛及一切家禽被洗劫一空,良利尧村全村被毁。苏区人民遭受到空前的灾难。2月25日(农历),由林桂森和武维团董张尚梅精心策划的一个大阴谋在秘密进行。当晚,夜黑风高,张尚梅率领反动民团,由叛徒张天作带路,秘密包围我驻扎在敦隆玉梁的李春茂部。约12时,敌对我突然袭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李春茂带领战士们沉着应战,因寡不敌众,战士们伤亡惨重,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李春茂不幸再次被捕。
李春茂被捕后,敌人如获巨宝。临高反动县长招念慈亲自严刑逼供,妄想从这个“共党县苏主席”身上捞到我党我军的重大机密。招念慈厉声问他;“临高共党领导在哪里?”他豪迈地说:“在临高人民的心里。”招嚎叫着:“你为什么要当共匪?”他怒斥道。“你们才是真正的土匪!我是共产党,是革命者,要消灭你们这帮土匪!”招气急败坏地威胁说:“你不怕死吗?”他昂然答道:“革命不怕死,共产党人什么都不怕!”见硬的行不通,敌人改为软的,向他“劝降”,封官许愿,李春茂均嗤之以鼻。敌人软硬兼施,眼看从他口里得不到什么,就准备将他杀害。
1931年4月的一天早上,敌人将五花大绑的李春茂押往刑场。一路上,李春茂向群众作最后一次革命宣传。他说;“穷苦的人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起来推翻这吃人的社会.共产觉人是杀不完的,革命总有一天会胜利!”临刑时,他昂首挺胸,从容镇定,毫无畏惧,充满了对党的事业必胜的信心。在悲壮嘹亮的“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口号声中,李春茂英勇牺牲了,年仅28岁。
李春茂倒下了,但他的英名在临高,在琼崖广为传诵,他的光辉形象鼓舞无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