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1-01-18 17:36:44 周霞 2049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万载县仙源乡桥头王家大屋(现仙源乡政府大楼旁)南栋有高达10米的风火墙,土木结构,平房,分前后两进,各有12平方米的天井,天井两旁的照枋上还保存着当年书写的标语“列宁之路”、“马克思路”。全屋共四厅20间房,总面积1010平方米。该旧址建于清咸丰年间。

地理位置

位于湘赣两省交界的铜鼓、万载、浏阳三县边区,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出生入死艰苦卓绝转战在湘鄂赣边区,仅万载苏区就先后有2万多名革命先烈为国捐躯。

1932年4月12日,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与湘鄂赣省委一同由修水上衫迁驻万载小源。至今,省苏旧址南屋仍留存当年书写的“马克思路”、“列宁之路”字样。

省苏驻扎小源后,于1932年5月4日召开了第一次执委会,会议讨论和分析了当前形势,通过了工作计划。随后,省苏发布了一系列通令、法令,对裁判、教育、土地、卫生、粮食、税收等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和规定。8月,全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小源桥家山韩家祠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问题、红军问题等11个决议案。正式选举出27人组成的第二届省苏执委,主席王显德、副主席彭德怀、刘建中。1933年10月19日,省苏在小源阳圭洞又召开了全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通过了苏维埃建设、红军建设、经济建设、财政计划、肃反工作等决议案,选举出第三届省苏执委。

省苏驻小源期间,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令条例,创办了兵工厂、造币厂、被服厂、工农银行、红色医院、列宁学校、红军疗养院。发展了苏区的军用和民用工业,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在此期间,苏区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湘鄂赣根据地得以发展和壮大,至1933年,管辖边境县苏近30个,是湘鄂赣苏区最鼎盛时期。

国民党在第四次围剿失败后,于1933年12月又集结重兵围攻小源。1934年1月,省苏政府与省委一道撤出小源,向铜鼓、幽居一带转移。

      仙源乡地处万载县境西部偏北,距县城46公里,全乡辖区总面积148.84平方公里,辖8村1居委会、常住人口10806人(2017年)   。全乡耕地总面积16958亩,山林面积20万亩。  东邻茭湖槽头,南傍赤兴浙桥,西与湖南省浏阳县张坊镇富溪村交界,北接官元山林场。全乡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不含官元山、高岭),距县城45公里,2005年根据仙党发200536号文,界岭村并入株木村,青山村并入青溪村。

备注:方案仅供参考,我院会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定制培训方案,包括培训人数、天数、课程、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线路等。
定制专线: 15717950559( 微信同号
)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