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战役
大湖抗日战役是福建省抗日史上的一次辉煌胜利,规模虽小,但异常惨烈,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意义。
1941年福州沦陷后,为了切断中国军队的海上运输,日军迅速在闽江口发动了代号为C4的庞大作战计划。派遣精锐部队(晋町
部队从日本本土抽调、专门保卫天皇的“御林军”),企图在闽侯大湖撕开血口,深入福建腹地,占领战略要地南平,攻下国民党的
临时省府永安,与驻守浙赣的日军连成一片,席卷中国东南,达到“向古田进扰,震撼闽北”的目的。
抗日英雄纪念碑
当时国民党设在南平的军政部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接到迎战日军的命令,组成装备团,共1000多人,由肖兆庚任团长、郭志
雄任副团长,日夜兼程赶往福州阻击日军。5月24日晚,日军到达闽侯大湖,烧杀抢掠、强占房屋。当地村民对日寇的“三光”政策早
有耳闻,鬼子进村前,村里大部分人都已躲了起来,只剩下一些老人。今年84岁的村民刘友权的母亲和大伯都曾落入日军之手。“鬼
子让我大伯挑物资,我大伯挑不动,他们就在他头发上点火。” 刘友权说,所幸两人都死里逃生了。可是,另外一些村民则没有那
么幸运了。
一个叫刘慎村的村民因为挑不起柴,被日本人绑起当活靶子,而他认识的“三妹嫂”,被日本兵拉到水沟边,用刀对着她的脖子
慢慢锯,被活生生地锯死。刘友权说,当时九个中国士兵退到三妹嫂家的院子里,日本兵发现后对着院内一顿扫射,九个人全部遇
难。三妹嫂虽然躲过了日军的子弹,却未能逃出日军的魔爪。
5月25日凌晨,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带领一支20多人的敢死队,占领了位于大湖东南部的寨上关,随即又夺取了寨上村。李良荣
指挥两翼部队迅速前来策应,于村口击毙了日军近200多人。在夺取寨上村附近的双髻山时,郭志雄不幸被日军的机枪扫中,壮烈
牺牲。那时,他新婚不到一个月。
在双髻山战斗中,装备团利用地形对日军形成合围之势,上千日军随时可能被断后路,日军被撤至郎官村,略作休整后,于次日逃
回福州。
大湖战役中,中国军队虽然伤亡惨重,但也取得重大胜利,日军官兵伤亡600多人,被俘20多人。这是日寇自入侵东南沿海以
来受到的一次重创,也打破了日军宣称“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后,日军再也未能深入福建内地。
重修后的志雄关
大湖战役后,为纪念英勇牺牲的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大湖寨上关更名为“志雄关”,大湖村的山巅也立起了“大湖抗日阵亡将士
纪念塔”,安葬阵亡的近300名中国官兵,同时在山脚修建了抗日公园。1984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郭志雄为革命
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