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炮台老兵英勇抗敌
1939年2月10日2时,日本陆军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指挥所辖“台湾混成旅团”,在海军第5舰队30余艘舰艇护送和50余架飞机掩护下,向海口进发,开始了海南岛登陆作战行动。日军首先向秀英炮台、书场码头(即今秀英港)和海口市等处进行炮击。而令日军意想不到的是,没等日军舰艇靠近书场码头,突然炮声大作,一排排的炮弹打在日本军舰周边,军舰周围激起冲天的水柱,连日军的膏药旗都被炸飞了。一时间,日舰无法靠近港口,登陆行动受阻,日军的嚣张气焰受到严重打击。
安藤利吉恼羞成怒,急调飞机进行侦察和轰炸。敌机发现是秀英炮台在炮击,遂对秀英炮台实施轮番空袭。
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炮手陈才章不幸牺牲,炮长陈起钢受伤。此时,炮台守军不但毫不退缩,反而越战越勇,炮弹发射的速度越来越快,战士们的吼声此起彼伏!日军压根儿也想不到,对面这些英勇的战士,竟然不是正规军人。
秀英炮台的守备部队共250人,他们原是晚清秀英炮台的守军。1911年清朝灭亡了,大清军队也解散了,但这些官兵却自愿留下来守卫秀英炮台。这一守就守了28年之久,他们也从当年20多岁的壮小伙,变成了年逾半百、两鬓斑白的大爷。
他们尽管无薪无酬,但有为国尽忠的一腔热血,今天,他们终于等到了为国效力的这一天!他们操做着半个世纪前的老炮,与用现代化武器武装起来的敌人对阵。进入现代以来,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在甲午海战中,中日海军的装备仅相差十年,就已经在战场上分出了优劣,更何况他们与日军的武器相差了50多年!这些老炮在外人眼中几乎成了“古董”,而在老兵们的眼里,它们始终是自己杀敌的利器和形影不离的兄弟!
老兵们把对国家的忠诚,化做了装填炮弹的力量;把对侵略者的仇恨,化做了击发炮弹的动力!秀英炮台发射的一排排炮弹,打得日军心惊胆颤、鬼哭狼嚎!
指挥秀英炮台战斗的,是炮长陈起钢。他率领战友们与日寇激战了2个多小时,老兵们没有一个人胆怯退缩,始终坚守战位,愈战愈勇!
见此状况,日酋安藤利吉不得不改变登陆地点,指挥日军转头向海口西北角的天尾港实施登陆。日军右翼的第一联队于凌晨4时40分从天尾港登陆上岸后,采取迂回战术,沿着海岸线向海口发起攻击,策应左翼第二联队从书场码头至琼海关一线登陆。然后,日军以左右两翼对海口发起钳形攻势。
当时驻海口的中国守备部队,是海南岛守备司令兼第5旅长王毅指挥的两个团,其中保安第1团团长文华胄所辖三个营,约900人;保安第2团团长龙驹所辖约700人;新编守备部队七个大队,约有1750人(由壮丁编成,一个大队约250人),总计约3350多人。但国民党的军队毫无战斗意志,听到日军的炮声,闻风丧胆,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登陆后一路顺畅的日军,在秀英炮台遭遇了守军的顽强抵抗。虽然正规军跑了,但秀英炮台的老兵们却操起老式的“老套筒”与侵略者展开了近战。他们用老掉牙的武器向敌人射击、与敌人拼刺刀,终因寡不敌众,血洒炮台,10多位老兵牺牲,还有十几位老兵受伤,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写下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敌、英勇报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