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会议 中国红军长征胜利的起点

2021-02-15 19:02:49 1525

扎西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会议。

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使遵义会议精神得以贯彻实施。扎西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确定了中央苏区及全国其他苏区和红军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针,作出回师黔北、再渡赤水、重占遵义和组建川南特委、川南游击纵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时期,一步步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党史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扎西会议——中国红军长征胜利的起点扎西会议——中国红军长征胜利的起点

193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初步解决了自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党内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但由于战事紧迫,中共中央并未就会议形成一个正式的决议,常委重新分工的工作也没有进行,错误路线的代表博古(秦邦宪)仍然在中共中央负责。中央红军撤离遵义后,分左、中、右三路北上,向赤水挺进,准备在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阻止中央红军北渡长江,集中了36个团的兵力沿江布防,又以12个旅的兵力尾随追击,其他各路敌军也蜂拥而至。鉴于中央红军完全处于被大包围的态势和已经丧失渡江的条件,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果断放弃北渡长江计划,中央红军改向云南东北部的威信扎西地区集结,以寻求新的战机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4日,各路中央红军开始向扎西地域开进。中共中央于2月5日至10日先后在威信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因为扎西是会议结束的地点,又是威信县城,所以当时中央首长的电文以及后来众多老红军的回忆和专家的论文,统称这三次会议为“扎西会议”。扎西会议圆满解决了遵义会议提出的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并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党和红军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决定和决策,顺利实现了党的最高权力交接。扎西会议是“党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篇章。

扎西会议80周年纪念扎西会议80周年纪念

水田寨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193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在花房子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博古、陈云等。会议首先讨论常委分工,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决定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博古改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会后,博古交出象征权力的几副装有重要文件、记录、印章的挑子。二是讨论中央苏区的战略问题与组织领导问题。研究确定了中央苏区、闽浙赣苏区的军事路线和组织工作。三是讨论中央红军目前的战略行动方针。决定在渡江不可能时,“应即决心留川、滇边境进行战斗与创造新苏区”等。

水田寨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落实了遵义会议“常委再进行适当分工”的决定,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党中央领导核心在组织问题上带根本性的彻底解决。张闻天的任职标志着“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完全终结,从而保证了毛泽东的政治、军事等主张能够在党内和中央红军中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重新进入红军最高军事指挥圈,为著名的四渡赤水打下了坚实基础。

鸡鸣三省的威信水田寨鸡鸣三省的威信水田寨

水田寨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址水田寨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址

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

1935年2月6日,中共中央在大河滩庄子上召开了为期三天的政治局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博古、陈云、王稼祥、朱德、刘少奇、邓发、凯丰、邓小平等。

该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作出如下决定:一、中央红军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敌变我变和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提出了红一方面军要发扬猛追猛打的作风,求得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争取战争的主动;立即脱离四川追敌,向滇境镇雄集中,并进行与滇敌作战的准备,以及争取在该集中地域休息和缩编。三、审议通过了由张闻天受遵义会议委托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和中央政治局拟定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四、张闻天、毛泽东、陈云等赴各军团和中央纵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规定传达范围和注意事项等。

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是反对敌人五次“围剿”战争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是党和军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论述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军事路线与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思想的第一次系统概括和总结,是当时极为重要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中央红军与全国各地红军突围转移、粉碎“围剿”,取得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战略基础。

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会址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会址

扎西镇江西会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水田寨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方针赢得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衷心拥护,这时的中央红军从上到下充满必打胜仗的信心。

2月9日,中央红军各军团相继完成在扎西地域的集结,中共中央进驻扎西,总部驻扎西镇江西会馆至10日凌晨,中共中央在江西会馆的戏楼上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博古、陈云、王稼祥、朱德、刘少奇、邓发、凯丰、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富春、罗炳辉、蔡树藩等。会议根据毛泽东的重点发言,提出“回兵黔北,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十二字方针。经过大家充分讨论,作出如下决定:一、依据敌情态势发展,放弃在扎西地域歼灭滇军一部的意图,中央红军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循原路反攻遵义,向敌军力量薄弱的黔北进击,出奇不意地杀敌人一个回马枪。其中红五、九军团牵制敌人,其他军团主力攻打遵义。二、确定对中央红军进行精简缩编,充实连队加强作战第一线,审定《军委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并予以发布;在全军中开始进行整编,干部层层下放,精简辎重、武器,加强部队机动性和连队战斗力。三、研究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创立革命根据地;划定区域,抽调干部和武装,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在这一地区开展武装斗争,牵制敌军,策应和掩护红军主力回师东进。四、对红二、六军团的战略方针和军事组织领导等问题作出指示,即“总的方针是决战防御而不是单纯防御,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要“集中红军主力,选择敌人弱点,不失时机,在运动战中各个击破之”;组织以贺龙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分会,进行领导;电达2月5日讨论中区问题的“决议详情”,同时恢复与上海党组织的联系,派出干部到上海开展白区工作;恢复凯丰红九军团中央代表职务等。

扎西镇江西会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根据变化的形势作出回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的决定在战略战术上给予了红军充分的灵活机动,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英明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有力体现。中央红军由此取得二渡、三渡、四渡赤水,重占遵义,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系列伟大的战略步骤的胜利,都是这次会议的巨大收获和成果的结晶。扎西镇江西会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中央红军为适应当前形势进行缩编和部队缩编的实施及对辎重的精减,提高了中央红军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胜利完成长征的神圣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写下光辉的一页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写下光辉的一页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

扎西镇江西会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址扎西镇江西会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址

扎西会议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扎西会议的召开,解决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缩编中央红军、确定新的战略方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革命走向新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扎西会议在挽救党、挽救革命、挽救红军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是在组织上,改组撤换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形成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军的格局。二是在全局发展上,研究部署全国苏区和红军的组织领导与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路线,开始组织领导和军事路线上的根本转变。三是在战略方向上,改变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进军目标,确定中央红军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创建革命根据地。四是在思想战线上,传达《决议》和扎西会议精神,统一全党思想,提高政治军事素质,为全军将士拨开云雾,振奋精神,扭转局势,胜利完成伟大的长征奠定坚实基础。五是在军事路线上,进一步分清是非,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彻底否定博古、李德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军事路线。六是在战略措施上,决定中央红军集结扎西,实行精简缩编,充实连队加强作战第一线,为机动作战歼灭敌人创造条件。七是在战略方针上,决定中央红军回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以大规模的运动战调动敌人,争取战争主动权,形成新的战略计划。八是在战略意图上,划定区域,抽调干部和武装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播下革命火种,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牵制和打击敌军,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扎西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军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一是扎西会议决定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实际上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二是扎西会议是红军长征以来,研究部署全国革命斗争的首次重要会议,重新恢复了中共中央对全国革命斗争的领导。三是扎西会议完成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时期,一步步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扎西会议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篇章,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转折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会议,在党史和军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