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坚-一双绣球草鞋
于都,这个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部的县,或许在中国的版图上不那么显眼,但是,85年前,1934年10月17日到20日,八万多名中央红军将士正是从于都的八个渡口集结出发,迈开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作为长征的集结之地、送别之地、肇始之地,于都,发生了无数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长征故事。
在于都,一双草鞋背后,藏着一份延绵不断的思念:
一双绣球草鞋的故事
“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收藏了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这双草鞋编得细密、周正……不但有鞋底,还编出了鞋帮,编鞋子用的不是粗粝的稻草,而是柔软细密的黄麻,鞋里的黄麻里还细心的捻上了布条……草鞋的鞋尖上绑着两个小绒球,这两个小绒球是草鞋的主人谢志坚系上去的。”
——《一双绣球草鞋》
谢志坚是于都岭背镇燕溪村人,他十四岁那年家乡来了红军,他当过儿童团长,当过侦察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于都的时候,谢志坚是红一军团二师政委刘亚楼身边的警卫员。出发那天,于都河岸聚集了很多父老乡亲为 红军送行,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群众,有送鸡蛋的、有送花生的、还有送草鞋、送鞋垫的。。。。。。
当时很多人手里都高高的举着火把,谢志坚有个心爱的姑娘叫春秀,她也在送行的队伍中,穿过拥挤的人群找到了谢志坚,一看见谢志坚就死死的抱着他的胳膊,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春秀给带了好多东西,足足装了两大笸箩,有香喷喷的茶叶蛋、有金黄金黄的豆包米谷,还有一双黄麻编的草鞋,春秀是大家公认的编草鞋能手,她做的黄麻草鞋又厚、又牢、式样又好,这双草鞋是昨天晚上她连夜给谢志坚编的,谢志坚紧紧的攥着春秀的手说:”你不要哭,红军会回来的,我会回来的。“
谢志坚松开了春秀的手,揣着春秀送给他的草鞋跟着队伍过了河,从此以后,在遥远的长征路上,春秀的草鞋就是谢志坚藏在心尖上的爱人,也是他每天闭上眼睛就能想起的故乡。
这双草鞋谢志坚只穿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金沙江畔,也是这样的傍晚,也是这样的河边,谢志坚想起了故乡于都,想起了心爱的姑娘春秀,心里暧融融的换上新草鞋,对,是穿着新鞋子跳上山的,到了河对岸,小心翼翼的把草鞋擦干净,放进包裹里。第二次是抢渡大渡河的时候,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去,谢志坚想也许我也要牺牲了,把草鞋拿出来又穿在脚上,即使我牺牲了,我脚上穿着这双草鞋那也算是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春秀身边,我死也不和春秀分开。
1951年谢志坚特意带着春秀的草鞋回于都寻找春秀,可是乡亲们告诉他,就在红军走后不久,春秀就被敌人杀害了。1954年谢志坚回家乡于都定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知道了春秀草鞋的故事,找到谢老,希望他把这双不平凡的草鞋放到纪念馆里,思索再三谢老答应了,他还特意在草鞋上系上了两只小绒球,依依不舍的交给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从此以后纪念馆又多了一位常客,很多人发现,在春秀草鞋的展柜前有一位老人经常静静的站着,站着……
备注:方案仅供参考,我院会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定制培训方案,包括培训人数、天数、课程、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线路等。
定制专线: 15717950559(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