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故事---“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2021-02-07 10:26:21 周霞 1397


就在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准备上井冈山的前三天,1927年的10月24日,毛泽东在一个荆竹山的小山村里召集部队讲了话。 

毛泽东则站在稻田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毛泽东首先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了井冈山的情况,然后说:‚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的根据地是建不起来的,革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为了和群众搞好关系,我给大家宣布三项纪律。

接着毛泽东掰着手指说:这三项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农民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不拿农民一个红薯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正儿八经地当众宣布,把它当作部队必须遵守的一项纪律呢?原来,就在昨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部队在遂川大汾镇遭到地主武装肖家璧靖卫团的袭击后,部队被打散了,战士们既疲劳又饥渴,好不容易看见了一块红薯地,大家一涌而上,连泥带苗拔出红薯,胡乱地揩一揩泥巴,就塞进嘴里吃了起来。 

这时,毛泽东随殿后的队伍也赶上来了,看到这一情景,他很生气,忙问在场的几位干部:你们经过了老表的同意没有? 

连长曾士娥难为情地摇摇头,小声地说:‚没有。

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不是军阀的队伍,怎么能随意侵犯群众的利益呢?像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和旧军队有什么区别?

听了毛泽东的批评,大家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毛泽东又耐心地说:‚几个红薯值不了几个钱,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体现了一支队伍的作风和纪律。过去旧军队已经让群众伤透了心,我们只有做到对群众秋毫无犯,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啊!最后战士们赔上6吊钱,用纸包好,又用一块布裹了一层,埋在红薯地边上。 

由这件事,毛泽东想到,一定要制定几项具体的纪律让大家共同遵守,好让大家‚有法可依。于是,工农革命军最早的‚三项纪律就在偏僻的荆竹山应运而生了。 

稍后不久,根据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又对工农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一、还门板,二、还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1928年初,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后,毛泽东到乡下搞调查,有些老乡反映说:‚有两件小事如果能改进一下就更好了。工农革命军借了我们的门板去搭铺睡觉,后来还是还了,但是有时候还的不是我原来的那一块,上不回去了,我自己得挨家挨户去找……

另一位老乡也大胆地说:‚我家一大堆稻草借给工农革命军摊铺,用过后也都还了,可还回来的全是散的,弄得我家和牛栏一样。

毛泽东听了,说:‚放心吧老表,我们马上就改。

1928年1月25日,毛泽东在遂川李家坪主持召开军民大会,会上,毛泽东给工农革命军解释了‚六项注意,并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把‚还铺草改为‚捆铺草。一字之改,体现了工农革命军是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和其它反动军队有着本质区别的。 

‚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的诞生,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时刻注重纪律规矩,从政治纪律到经济纪律,从生活纪律到群众纪律的全面要求。今天,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征程中,更要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备注:方案仅供参考,我院会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定制培训方案,包括培训人数、天数、课程、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线路等。
定制专线: 15717950559( 微信同号)


联系我们

主页
在线联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