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鹅埠
鹅埠新城,原名鹅山,旧县志载称“鹅埔岭”,因圩内上街村后有一小山丘,状似鹅形,建居后称“鹅山”。南宋以后,中原人口南迁,鹅埠得以开发,由于面临南门海,至明朝商运发达,南门海建有码头、渔船、货运船停泊,来往频繁,商贾云集,形成商埠,故称鹅埠。鹅埠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多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建 鹅埠 。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行保甲制,八都,鹅埠属杨安都。明嘉靖四十
2021-02-02 2177
-
深圳北站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馆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经过一轮全面升级改造后,已经于2019年7月1号重新开馆。新展馆的设计可谓独出心裁,史料更翔实,场景设计更生动。更有各种炫酷“黑科技”,颠覆你对传统博物馆的认知。全面从“声光电”重现当年那场惊心动魄“大营救”。大门入口大门左转,映入眼帘的是文化名人雕塑群,顺着雕塑群一直往前走就是一号馆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坐落于白石龙老村1号,是当年文化名人大营救事件的发生地。纪念馆以
2021-02-02 1299
-
走进汕尾田墘红楼: 从红色政权旧址 到抗日部队驻地
汕尾东南的遮浪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这里有着两个景色迥异的海区,一年四季无论风向,一面海区波平浪静,水平如镜,而另一面则巨浪汹涌,惊涛拍岸。上世纪,半岛的革命氛围如同奔腾的那侧海面,浩浩汤汤、波涛滚滚。“百年红楼,千秋丹心”。在汕尾市红海湾开发区田墘街道白沙南路,居民三两聚于红楼前,有身着校服的学生放学途中走进红楼内转一圈,刚刚修缮完毕的红楼迎来送往忙。1927年底,海丰县第七区苏维埃政府在红楼
2021-02-02 2231
-
梅庵—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
位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占地面积204 平方米。1916 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为纪念两江师范学堂校长,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李瑞清(号梅庵),于六朝松畔,以带皮松木为梁架,建茅屋3间,取名“梅庵”。史学大师柳诒徵书匾。1933年,梅庵改建为砖混结构平房,整个建筑采用中西合璧风格。1921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年会合影于梅庵20世纪30年代初,梅庵与六朝松梅庵
2021-02-01 2256
-
长征路上的湖南故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拉开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迈向复兴的序幕。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等历史性关键抉择,成为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光明道路。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
2021-02-01 2224
-
唐门一族:英雄母亲亲送儿女上前线
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石碑伫立,肃穆庄重……在唐家共乐园门口左侧的小山坡上,一座高4.1米的抗日烈士纪念碑正面以楷书竖写着“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碑座正面镶嵌的花岗岩石碑上,讲述了唐仕明、唐仕锋的抗战事迹,也记下了他们的母亲胡兰馨深明大义,参加革命斗争的动人故事。其实,抗日烈士和他们背后的故事、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如今,石碑无声,却唤起许多年前的峥嵘岁月……唐门一族:英雄母
2021-02-01 1771
-
讲红色故事——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的农历45岁生日。在重庆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同志们为他准备了茶点祝寿。但周恩来没有出席,而是简单地吃了一碗面条,就回到办公室,亲笔撰写了这篇200余字的《我的修养要则》。 “这篇《我的修养要则》,仿佛是一面镜子。”10月20日,重庆市
2021-02-01 1037
-
军民鱼水情——半条棉被的故事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永不放弃,永远相连,记录着红军战士与老百姓之间的亲密感情,象征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
2021-02-01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