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会址是1961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并印记着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光辉与梦想。1929年冬日,雪花飞扬,古田大地苍茫一片,好个洁白清静的山区之冬。晨曦初露时,万道霞光溢洒万源祠,与雪花相辉映,江山美景如此多娇!是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胜利召开,史称古田会议。红四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代表120多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分别在会上作了报告,代表们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洋洋二万余言,分为八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全文的核心和精华。会议还选举产生了红四军新一届前委,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益善、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等11人为委员,杨岳彬、熊寿祺、李长寿为候补委员,毛泽东为前委书记。古田会议在中央“九月来信”精神指引下,总结了从南昌起义以来两年多时间里红军建设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批判了红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非组织观点、极端民主化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强调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重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重要原则,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和人民军队。《毛泽东选集》注解明确:《古田会议决议》“不但在红四军中执行了,后来全国各部分红军也先后不等地照此做了,这样就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因此,《古田会议决议》成为我党我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亦成为建党建军历史上的光辉里程碑。
古田会议在中央“九月来信”精神指引下,总结了从南昌起义以来两年多时间里红军建设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批判了红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非组织观点、极端民主化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强调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重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重要原则,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和人民军队。《毛泽东选集》注解明确:《古田会议决议》“不但在红四军中执行了,后来全国各部分红军也先后不等地照此做了,这样就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因此,《古田会议决议》成为我党我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亦成为建党建军历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古田会议会址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坐拥在被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翡翠”——梅花山南麓的群山环绕之中,远望逶迤莽莽的彩眉岭,背倚林木葱郁的社下山,面临稻浪飘香的稻田,更有潺潺的古田溪碧水流欢。
古田会议会址原是廖氏宗祠,又称万源祠(万原祠),始建于1848年。戊戌变法后,万源祠改为古田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寓意“和谐书声”。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挺进闽西,进驻古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根据《少年先锋队歌》歌词“曙光在前头”,把和声小学改名为曙光小学。至今在会址的外墙上还保留着红军宣传员用白石灰水刷写的标语“保护学校”。
古田会议会址是小四合院式平房建筑,砖木结构,有庭院、前后两厅和左右两厢房。青砖灰瓦,翘角飞檐,横梁和天花板上彩绘了龙凤呈祥、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图案,色彩艳丽,绘制精美,与朱红的梁柱、浅灰的墙面和淡黄的三合土地板相映成趣,倍显气韵生动。
迎门可见古田会议会址门楣上横书“北郭风清”4个大字,两侧阴刻着分别为修祠和改学校时的两副对联:“万福攸同祥绵世綵(彩),原(源)泉有本派衍叉溪”“学术倣西欧开弟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
跨过青石大门,进入宽敞的用鹅卵石堆砌的前院,再进入一道红色木门,就是古田会议会场,上下两厅有一天井相隔。上厅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4列高斜,2列低平,正是高低年纪复式班共处一室的见证,也是古田会议代表随意就坐共同奋斗的见证。会场中心4根圆柱分别张贴着纸质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冒险主义”。北端的主席台有两张合拢的四方桌和一张长凳,桌上摆了把大壶和4个小茶碗,靠墙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排列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上方布置的是长条的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主席台靠外侧墙上还挂了一只欧式壁钟,年久而不失时尚。上下厅的三合土地板有好几处烤火痕迹,原来是古田会议期间因天气寒冷,衣着单薄的会议代表们就着火堆开会,黑迹斑斑历历在目,引人无限遐思。
古田会议会址左侧厢房第一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大会期间,毛泽东就在这间只有一桌二凳的简陋房间办公,批阅修改会议文件,接见与会代表,为代表们释疑解惑。陈毅在会议期间的临时办公室与毛泽东同侧,相距几间,朱德则在会址的右厢房临时办公。
古田会议会址的外墙有两扇对称的砖质门窗,各嵌了一个“福”字,由里而外望,却颇象“古田”二字,于是,人们都乐于联想着“福在古田,古田有福”。走出大门,古田会议会址右侧有一块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大草坪,为红四军的阅兵场,阅兵场北端设有阅兵台。古田会议结束后,正是1930年的元旦,红四军在这里举行了元旦迎新晚会,气氛热烈。会址左前侧还有一口水井和一个池塘,因池塘生长着中午开花的“午时莲”,所以又叫莲花池。古田会议期间,在飘雪的冬日午后,毛泽东就常常从万源祠走到莲花池边散步、赏莲,休息和思考问题。“古田会议永放光芒”,正如同古田会议会址后山矗立的树荫相映的8个陶瓷红色大字,数里之外便赫然跃入眼帘。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古田会议浴火锻铸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永远不变军魂,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宝贵财富的古田会议精神。
2014年10月30日-11月2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决策召开了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会前,习总书记亲率全军高级将领瞻仰了主席园和古田会议会址,他指出,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
一种传统有一种传统的基因和荣耀。“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习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全军,“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
古田,胜利从这里开始!人民军队从这里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