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英烈---刘万青
刘万青,原名友梅,排名克松,1903年1月27日生于江西省遂川县枚江乡莲溪村。1917年,他毕业于遂川县五华高等小学;1919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就读。适逢五四爱国运动,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爱国志士,阅读到进步书刊。
1923年,刘万青师范毕业,回遂川县五华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师。他在执教期间,利用课堂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现状,大量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中国、封建官僚政治腐败、军阀豪绅地主残酷压榨贫苦人民等一桩桩事实,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1925年6月,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遂川,各界人民在水南洲坝上举行声援大会,刘万青到会讲了话。他强烈谴责帝国主义罪行,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查禁日货,募捐集款,声援上海工人的正义斗争。会后,刘万青率领学生与工农一道举行火炬游行。游行队伍义愤填膺,捣毁了英日帝国主义开设的“亚细亚”、“美孚”洋油庄。当游行队伍到达天主教堂前,刘万青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并用英语警告他们,必须老实遵守中国法律。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激发了革命群众反帝爱国热情。
1926年9月,北伐军光复了遂川,国共两党合作的县党部随即组成,刘万青任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县党部执委的合法身份,积极配合陈正人开展党的工作,组织了工会、农会、商会、学生联合会,带领群众清算土豪劣绅、封建遗毒。他毫不畏惧当时号称遂川“四霸”的报复,对他们贪污36万元公款无比愤慨,积极筹划清算,并赴省控告他们的罪行。
1927年春,蒋介石叛变革命,消息传到遂川,土豪劣绅蠢蠢欲动,县府官吏倒向右派,诬蔑农运搞得“萑苻遍地,共祸风起,乌烟瘴气”,随即刮起反攻倒算风。刘万青与陈正人等带领群众冲进县政府,怒斥右派县长,并将其公堂捣毁,解救了被绑押的农会干部。
5月13日,国民党右派终于露出其反革命的狰狞面目,出动荷枪实弹的军警,冲击县党部及各进步团体,捕捉共产党及国民党左派分子。刘万青被列为遂川当局通缉捉拿的主要对象之一。回到家乡后,他继续鼓励农友挺直腰杆,坚持斗争。他第二次赴南昌向省府控诉,但事与愿违,未获结果。他在怅恨之余,即转念从军,参加了张发奎部的国民革命军。九江一战失利,他到万安罗塘参加农民暴动。
1928年1月5日,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占领了遂川。刘万青回到遂川城,受到毛泽东接见,参加了毛泽东在天主堂召开的党员会议。会后按分工,他与刘辛木一起返回莲溪家乡,配合工农革命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打土豪筹款子。当时正值旧历年关,他亲自带领群众冲进地主家里,没收其财物分发给穷苦农民,把斗争推向了高潮。1月24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他当选为执行委员。2月4日,工农革命军回师井冈山,他带领40余名暴动队员,随军前往,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在红四军成立时,他在红二十九团任职。9月黄坳区赤卫队成立,他任区赤卫队党代表,与队长一起,领导赤卫队与地主武装进行过多次战斗,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贡献。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他随军前往,担负起开辟新苏区的重任。他先后在赣西苏维埃政府任职,后调红四军做政治工作。不久他回到地方,奉命组织遂(川)万(安)泰(和)三县边境农民暴动,并任暴动委员会书记。1930年12月7日,他与赣西行委主要负责人段良弼、李白芳等被诬为“AB团”骨干而被捕,但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虚招,不枉供别人,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高尚的品格。
1931年,事实证明刘万青无罪,由红军独立第七团解脱出狱,并随七团回到遂川,参与领导七团的工作。他先后在于田、碧洲、巾石、草林、左安、禾源等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对敌作战中,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一次,伪县长乘红军独立第七团分散在边远乡间开展游击活动,县城空虚,便伙同“靖卫团”侵占县城,并扬言要把七团消灭掉。消息由秘密交通传到刘万青、王佐农那里,他们决定将计就计,率红七团主动从碧洲反攻县城。他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忽然发现伪县长骑着白马向北逃窜,命令战士瞄准射击,将其击毙落马,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缴枪40多支。
3月,红军独立第七团在草林整编,由原来的三个营缩编为两个营,刘万青调离,去了安福。1931年7月,刘万青再次被诬为“AB团”分子,于10月10日被错杀于永新县西门外,时年29岁。全国解放后,刘万青的冤屈得到平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备注:方案仅供参考,我院会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定制培训方案,包括培训人数、天数、课程、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线路等。
定制专线: 15717950559( 微信同号)